《小说的准备》由四个不同部分组成,包括两次课程讲演系列(“从生活到作品”;“作为意志的作品”),两次研究班系列(“谜园隐喻”;“普鲁斯特和照片”)。四个部分之间没有主题方面的直接关联,但彼此之间存在着思想方向上的统一性。《小说的准备》可视为作者借研究写作为名进行的一次“准诗体”的文学伦理学自白。
......(更多)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是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更多)
编者序言
小说的准备
I:从生活到作品
法兰西学院课程讲义(1978-1979)
1978年12月2日讲义
1978年12月9日讲义
1978年12月16日讲义
1979年1月6日讲义
1979年1月13日讲义
1979年1月20日讲义
1979年1月27日讲义
1979年2月3日讲义
1979年2月10日讲义
1979年2月17日讲义
1979年2月24日讲义
1979年3月3日讲义
结论
1979年3月10日讲义
迷园的隐喻
跨学科研究
1978-1979年度研究班讲义
1978年12月2日研究班导论
1979年3月10日结束的讲义
小说的准备
II.作品作为意志
法兰西学院课程讲义(1979~1980)
1979年12月1日讲义
前言
I.写作的欲望
1979年12月8日讲义
1979年12月15日讲义
领队独白,方法,叙事
1980年1月5日讲义
II.第一试炼:选择,怀疑
1980年1月12日讲义
III.第二试炼:忍耐
A)一种方法的生活
1980年1月19日讲义
1980年1月26日讲义
1980年2月2日讲义
B)写作实践
1980年2月9日讲义
1980年2月16日讲义
Ⅳ.第三试炼:分离
1980年2月23日讲义
课程结束篇讲义
普鲁斯特和摄影
对所知甚少的摄影资料所作的检验
编者说明
照片目次
附录
.参考文献
名称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附论
......(更多)
欲望的伤痛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被修复,被超越:通过“制作一部小说”的观念,通过设定一个重大任务,通过把世界全体作为其对象的总体欲望,来克服挫折的偶然性。
学习文学,即学习孤独生存,直到世人的诅咒到来,即直到遭受世人讥讽排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