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年的力量,重新养育童年的自己。
既温柔又犀利的心理治疗师、百万畅销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写给成年人的心理疗愈问答书。
如果你人生中有未完成的事件——来不及告别的人,得不到的回应,未被满足的需求,内心没有解决的冲突——试试在房间中放两把椅子,你坐其中一把,另一把留给未完成事件中的人(或者是你的一部分自我)。想象那个人坐在空椅子上,把你的感受、情绪和想法都告诉他。然后,你再坐在他的椅子上,想象你现在变成了他,用你想象他会对你说的话,来回应你刚才坐的那把椅子(也就是你自己)。
童年时的我们为了保护自己,发展出了相应的适应能力和防御机制,比如乖巧、懂事、警觉、讨好。然而,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儿童式的生存机制不再适用于成年人的生活,甚至会带来创伤和阻碍,留下一桩桩“未完成的事件”。
在这本温暖人心的书中,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用温柔又犀利的回答,帮助读者看见自己,觉察自己,给未完成的事件逐一画上句号。
感谢童年时代拼力保护我们的自己,现在,让我们用成年的力量,再重新养育一次童年的自己。
......(更多)
菲利帕·佩里(Philippa Perry)
心理治疗师、《观察家报》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电视和广播节目主持人。2019年出版畅销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另著有《沙发上的心理学》和《如何保持理智》(How to Stay Sane)。
现与丈夫格雷森爵士(Sir Grayson)以及猫咪“尊敬的凯文”( The Honourable Kevin)一起住在伦敦。
......(更多)
序言
1.爱的本质是被看见
我们之所以能和特定的人发展友谊甚至爱情,往往是因为被看见的强烈体验。
真正的归属感不需要你改变自己
为什么有时候建立关系如此艰难?
不确定的情感状态反而令人上瘾
不期待,不假设,不强求
你以为自己喜欢的类型未必就是你真正喜欢的
听人劝的后果
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如果一段关系里没有性
臣服的力量
你还剩多少自我来维系这段关系?
2.如何有效争论:处理个人生活和职场中的冲突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心焦虑,也不试图改变你,那该多么美好。
争论模式1:思考,感受,行动
争论模式2:问题不在于我,而在于你
争论模式3:好人VS坏人
争论模式4:事实VS感受
争论模式5:卡普曼戏剧三角
争论模式6:回避冲突
争论模式7:当冲动占上风时
在命令和请求之间
不要害怕结束关系
破裂与修复
3.面对变化:如何带着未解决的冲突生活
我们对变化的恐惧往往源于那些未解决的冲突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打破“应该思维”
改变始于觉察
允许自己悲伤
我们没有机会练习变老
房间里的空椅子
4.满足感:回归内在本质,找回安心、平静的自己
获得更大满足感的秘诀不是拥有更多,而是减少渴望
做自己的观察者
战胜你内心的批评者
谁是你的替罪羊
任何时刻都会成为过去
内部参考和外部参考
决定幸福的不是厨房,而是厨房里的人
后记
致谢
......(更多)
如果需要我给出一个建议,我想把苏珊·杰弗斯博士的建议送给你,她曾说过:你本来的样子已经足够好,你是一个强大而且富有爱心的人,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学习和成长。 换句话说,你可以接纳你现在的样子。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归属感,归属于一个家庭、一个项目、一个社区,或者归属于另一个人。归属感是渴望与他人建立连接的需求,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确定感。如果你觉得很难融入一个群体,那是因为你总是试图表现出自己并不具备的特质。
人类是一种需要连接的生物,连接让我们觉得自己是更广阔的世界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归属感,归属于一个家庭、一个项目、一个社区,或者归属于另一个人。归属感是渴望与他人建立连接的需求,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确定感。如果你觉得很难融入一个群体,那是因为你总是试图表现出自己并不具备的特质。
有时我们可能会问自己一些无用的问题,比如我们总是在问“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意义的构建者,要从叙事中寻找意义。“为什么某人要和我分手?”“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听话?”“我为什么这么不开心?”我们需要故事和解释,如果不 能了解原因,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但遗憾的是,问自己“为什么”不会有任何帮助,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学习“如何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