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次出版的《史记(白话本)》为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史记》研究专家张大可教授独立成果。名家力作,值得一读。
2. 各篇前设题解,高度概括各篇精华及特点,既提纲挈领地表达了译者的学术观点,又让读者更能够体会司马迁的写作意图。
3. 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各做体例说明,突出了五体结构纪传体的特点。
4. 本书译文风格统一,译文质量高,便于阅读,普及性与学术性并重。
5. 此外书末附有司马迁之书信《报任安书》,以及译者关于《史记》翻译、研究的专业短文三篇,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本书由《史记》研究界翘楚张大可先生独立翻译,本书最大特色在于体例创:书前设导言,高度概括《史记》精华;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各做体例说明;单篇题解,篇中有结构段意,使白话本《史记》更贴近司马迁的原创,体现了五体结构纪传体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机械的古今语言转换。
......(更多)
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人,一说龙门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张大可,1940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甘肃省中青年历史学会会长。1990年调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室主任。1995年底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研究所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和秦汉三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这两个方面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8部,主编论著10余种,其中5种论著获全国及省级社科优秀图书奖,获国务院专家津贴证书。张大可是我国当代《史记》研究的翘楚,现任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
......(更多)
十二本纪
(卷一至卷十二)
说明…………………………………………………………………………1
五帝本纪第一………………………………………………………………2
夏本纪第二………………………………………………………………10
殷本纪第三………………………………………………………………18
周本纪第四………………………………………………………………25
秦本纪第五………………………………………………………………42
秦始皇本纪第六…………………………………………………………58
项羽本纪第七……………………………………………………………83
高祖本纪第八……………………………………………………………98
吕太后本纪第九…………………………………………………………116
孝文本纪第十……………………………………………………………124
孝景本纪第十一…………………………………………………………134
孝武本纪第十二…………………………………………………………137
十 表
(卷十三至卷二十二)
说明………………………………………………………………………151
三代世表第一……………………………………………………………151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153
六国年表第三……………………………………………………………155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156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158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159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161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162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162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163
八 书
(卷二十三至卷三十)
说明………………………………………………………………………165
礼书第一…………………………………………………………………165
乐书第二…………………………………………………………………171
律书第三…………………………………………………………………188
历书第四…………………………………………………………………194
天官书第五………………………………………………………………206
封禅书第六………………………………………………………………226
河渠书第七………………………………………………………………246
平准书第八………………………………………………………………250
三十世家
(卷三十一至卷六十)
说明………………………………………………………………………263
吴太伯世家第一…………………………………………………………264
齐太公世家第二…………………………………………………………273
鲁周公世家第三…………………………………………………………290
燕召公世家第四…………………………………………………………303
管蔡世家第五……………………………………………………………309
陈杞世家第六……………………………………………………………316
卫康叔世家第七…………………………………………………………322
宋微子世家第八…………………………………………………………331
晋世家第九………………………………………………………………341
楚世家第十………………………………………………………………367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389
郑世家第十二……………………………………………………………398
赵世家第十三……………………………………………………………409
魏世家第十四……………………………………………………………434
韩世家第十五……………………………………………………………446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451
孔子世家第十七…………………………………………………………464
陈涉世家第十八…………………………………………………………481
外戚世家第十九…………………………………………………………488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498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500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503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510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515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520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529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536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543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550
三王世家第三十…………………………………………………………555
下册目录
七十列传
(卷六十一至卷一百三十)
说明………………………………………………………………………565
伯夷列传第一……………………………………………………………567
管晏列传第二……………………………………………………………569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572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577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579
伍子胥列传第六…………………………………………………………584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591
商君列传第八……………………………………………………………603
苏秦列传第九……………………………………………………………608
张仪列传第十……………………………………………………………623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637
穰侯列传第十二…………………………………………………………644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647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652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655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662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669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674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680
乐毅列传第二十…………………………………………………………693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698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705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708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716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724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727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738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753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757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765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768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774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786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792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795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804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812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819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822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828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832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838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842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847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852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866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875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883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888
匈奴列传第五十…………………………………………………………895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911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922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932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937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940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942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946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966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981
汲郑列传第六十…………………………………………………………984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990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996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1009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1020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1025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1028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1037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1042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1061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1071
附录一 报任安书……………………………………………………1089
附录二 古籍今译略论………………………………………………1094
附录三 史记断限与残缺及续补窜附考辨…………………………1107
附录四 司马迁年表…………………………………………………1121
......(更多)
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也。“闻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所以与之。“ 翻译完全跳过这一段 而且还翻译错了 “到达邯郸后,皇上高兴地说:我知道该怎么对付他”
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 。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屈原列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史记·李斯列传》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史记·太史公自序》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史记·货殖列传》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史记·韩安国传》
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史记·孟尝君列传》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世家》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史记·太史公自序》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