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美国商务系统前高管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回忆录,亲历者讲述还原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与谈判细节,涉及汽车、高铁、半导体等领域。
2.这本书对当年克林顿政府采取对日贸易约束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形成了目前决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诸多法案。结合当下,阅读这本书也能理解美国为什么会实行强硬的对外贸易政策。
3.书中就对外贸易实务中,美国相关各方间的信息壁垒、博弈甚或互相拆台的记录,颇有画面感,有利于旁观者厘清对美国内部决策体系的认知。
【内容简介】
20 世纪80 年代前半段,是日美经贸关系的转折期——美国从容忍来自日本的巨额贸易逆差,到通过贸易制裁扼制日本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进而挑战日本的产业政策和市场体制。
这一转变并非美国出于日本在经济总量上追赶的顾虑,而是包括本书作者普雷斯托维茨先生在内的一线谈判官员和美国产业界人士就美国产业所面临的威胁不断发出警示所产生的影响。
本书作者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本营商多年,自卡特政府时期即参与美日贸易谈判,历经三届美国政府,深谙日本文化,是深刻理解东亚模式的美国一线贸易官员代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美国本土,他是有名的知日派,被称为“日本通”;在日本,他则被视为美国对日经贸政策的“鹰派”,《日本经济新闻》甚至在头版称其为“造成日美经贸关系紧张的罪魁祸首”。
《美日博弈》一书详细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激烈的10年中两国各界就贸易问题的政策和态度变化过程:日本如何一步步在贸易和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美国如何从放任日本的追赶到从协议和制度上约束日本,进而形成目前决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诸多法案。
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的一手材料,从汽车、钢铁、飞机到半导体领域,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留下了外人无法了解的细节。
本书英文版甫一出版,即入选当年美国《商业周刊》年度十佳商业书籍;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便让其财经阁员熟读本书。本书也有助于理解美国时下为什么实行强硬的对外贸易政策。
......(更多)
【目录】
译者序:不确定的年代
前言
引言:当今大国——日本
第一部分 沉睡的巨人
第一章 美国世纪的终结
日本的开放
美国霸权的瓦解
对美国实力的真正挑战
第二章 芯片败局——半导体产业
早期的半导体产业
美日竞争
美日谈判
第二部分 什么使日本腾飞
第三章 认知鸿沟:“不公平”贸易与“开放”市场
“不公平”贸易问题
日本人的差异感
一个封闭的市场
第四章 政界要员:日本强势省厅
早期工业化
省厅崛起
日本的官僚
第五章 官僚战略:日本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目的
产业政策理论
产业政策工具
日本如何解释其政策
第六章 株式会社:在日本做生意
日本的公司
就业政策:商业还是教会
组织的力量
增长和金融政策
战略关切:生产、质量、技术
各界支持
与外国企业的关系
日本商业操作的弱点
第三部分 是什么让美国逐渐衰落
第七章 人人为己:在美国做生意
一家美国公司样本:摩托罗拉
美国业界的问题
第八章 贸易商还是武士:经济与国家安全间的冲突
关键产业上落败
经济理论的力量
经济与国家安全
第九章 美国贸易谈判:参与者
美国国会
美国对贸易的管理
谈判的边界
第十章 美国贸易谈判:一位内部人士报告
在华盛顿制定议程(1981)
东京会谈(1981)
制定一项美国战略(1982)
东京统战(1982)
壁垒问题
“炸鱼和薯条”政策(1982)
贸易谈判和首脑峰会(1982 夏)
罗-康关系(1982—1983)
美国特别工作组(1983—1984)
第四部分 展望未来
第十一章 觉醒
当下形势
正在形成中的殖民地:美国
两难
未来的处方:美国
未来的处方:日本
结论:团结一致
注释
参考书目
......(更多)
政府内部此前的分歧还在。国务院和国防部反对“列名单”,以免损害整体关系;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经济顾问委员会和财政部这些经济学家密集的部门,均将美国所有类似行为视为保护主义;而美国贸易代表和商务部则倾向于列名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