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书,仿佛在茶艺馆中听作者聊天,厚重的理论和旁征博引的知识,像糖一样融化在水中,不知不觉的享受间,就知晓了城市社会学的来龙去脉,知晓了城市社会学的框架构成,并被其内蕴外华的卓见所征服、所陶醉。
......(更多)
郑也夫,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六队,该农场水利工程队,该农场工程大队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问题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
作者主要作品:
《众生的京城》(编)(2009)
《神似祖先》(2009)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06)
《消费的秘密》(编)(2006)
《抵抗通吃》(2006)
《知识分子研究》(2004)
《阅读生物学札记》(2004)
《被动吸烟者说》(2004)
《城市社会学》(2002)
《都市的角落》(编)(2002)
《信任论》(2001)
《轿车大论战》(编)(1996)
《代价论》(1995)
《走出囚徒困境》(1995)
《礼语咒词官腔黑话》(1993)
......(更多)
......(更多)
在我指导我的学生做这类调査时,我的第一个告诚是:不要做廉价的批判。不是因为这批判不对,而是因为谁都能做。既然谁都能做,学院派人土就应该将之让给他人,自已拣选更艰难的事情去做。那就是搞明白这些行当的来龙去脉,细致地描述其运转方式,认识其情境的复杂性。
城市实际上根植于其居民的习惯与风俗之中。这意味着,它在具有一种物理机制的同时,还保有一种道德机体(moral organization),两者以某些特定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形塑,相互改变。
建筑学更为关心的是一些硬件,是地面上的一些硬件设置。只靠这一个学科,这一个视角,真正地认识城市、理解城市、规划城市和解决城市的若干问题,都是做不到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