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尤其是在告别帝制、民国建元的时刻,承载着古老文明意识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而如何看待、处理和安置这些“历史与记忆”,使它们不断融入“现代”中国的现代生活之中,相关讨论、争议贯穿了整个民国乃至共和国初建时期。在大量典籍、诗文、建筑、城市规划、民族国家等问题的“书写”互动下,作者直面各种形态的材料,条分缕析,抽丝剥茧,既结构化地呈现了古都北京逐渐消逝的气息,又在现代性理论上做出推进的尝试,是“历史与记忆”本土化思考的范例。
......(更多)
季剑青,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国北京都市文化和中国近现代文学及思想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编有《北平味儿》,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
......(更多)
导论
从帝京到文化城
宫苑的转变
文化城的建构
旅游指南与城市景观
城市规划的发明
怀古的终结
寺庙与掌故
地志的变迁
名胜的名与实
“古城”忧思
重述多民族都城史
民族主义者的想象
旗人的表述
另一种建筑史
余论 从“新北京”到“古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更多)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华北形势日渐紧张,……加之道路失修,垃圾遍地,……此时欧美各国受大萧条影响,来华的游客也大量减少,北平的旅游业出现了严重衰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