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城市传记,重点阐述东莞的历史文化、经济建设、风俗民情。
全书分为三个篇章:历史文化篇,重点介绍东莞的广府文化、粤曲、粤剧,袁崇焕、罗亨信、伦明等历史文化名人以及虎门炮台、袁崇焕纪念园、可园等名胜古迹; 经济建设篇,着重介绍东莞世界制造业之都的前世今生,讲述东莞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对外经济、科学技术创新、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巨大成就;风俗民情篇,重点介绍东莞木鱼歌、东莞木偶戏、百子论文、东莞龙舟竞渡、莞邑醒狮艺术、樟木头客家麒麟艺术等。
该书通过风趣的语言和翔实的史料向读者全面展现东莞这座魅力城市的方方面面。
......(更多)
詹谷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广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多年,出版小说集、散文集和长篇人物传记十二部,曾获《作品》杂志小说奖、在场主义散文奖、山东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丝路散文奖和《北京文学》优秀作品奖等多个奖项。作品被《小说月报》《读者》《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名作欣赏》转载,被收入数十种选本。
李炳球
广东省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历任东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东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华侨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策划编辑《东莞历代书画选》《东莞学人文丛》,主编《东莞红色史迹》《东莞改革开放史录》,编著《东莞历代地图选》等。
......(更多)
1
沧海桑田
27
皇权下的版图
81
南宋的悲歌
49
大地上的标记
大地的年轮 2
珠三角之父” 5
三千年前的猪 13
蝴蝶岭古尸 18
立县之始 28
东莞的边界 32
城池的历史 36
建筑的秩序 43
野象出没 50
苏东坡与资福寺 56
为一棵草命名 64
城池里的纪念碑 71
最后的晚餐 82
死不葬元土 86
铜岭死节 92
东莞传
“
2
东莞
父子同榜 98
《覆瓿集》与《四库全书》 103
东莞诗歌的长河(一) 109
东莞诗歌的长河(二) 116
乱世枭雄 126
归顺明朝 140
皇帝的祭文 153
宣府的铜墙铁壁 166
宁锦大捷 176
督师磔死 200
忠愍陈策 209
留发拒降 216
三不要老爷 224
长揖不跪 235
血洗万家租 253
辽东的彭谊 280
遗民的风骨 284
97
文字的风骨
125
半元社稷半明臣
175
悲壮的“五忠”
3
目 录
歌德与木鱼书 288
第八才子书 295
边塞守将笔下的大漠孤烟 302
东莞的丰部颂词 308
别开生面的岭南 315
东莞的孤本 328
伦明的书斋 334
续书楼与五十万卷楼 352
梦碎1937 357
廉泉的源头 364
却金的纪念碑 378
陈建与《学蔀通辨》 387
陈白沙的得意门生 394
重建白鹿洞书院 400
弦诵之所 404
鞠躬尽瘁的山长 410
287
东莞的文脉
363
廉泉清流
399
书声琅琅
333
《四库全书》
与东莞
4
东莞
书院的种子 415
盐上的东莞 422
香山离异 430
盐民的苦难 434
靖康海市 442
象山古刹 446
龙穴春涛 450
凤台秋霁 454
海月风帆 458
觉华烟雨 463
乱世流离 470
千古一灯 475
落地生根 478
海禁与迁界 486
不灭的香火 496
天怒人怨 503
421
煮海为盐
441
风情万种
469
路上的家园
495
春风吹又生
5
俗世的图腾 511
香草美人 524
马上的张穆 534
东安群骏图 541
水墨丹青的故园 548
可园,一个武将的杰作 555
生死之交 561
岭南画派的滥觞 569
邝湛若的绿绮台 580
抱琴殉国 583
天籁之音 586
绿绮台琴的苦难 591
绿绮台,可园最美的风景 596
古琴易主 599
朽而不死 607
明朝的饿殍 614
上帝的禁果 620
谁第一个引进番薯 624
目 录
533
名园名人
579
古琴弦绝
613
番薯的历险
6
东莞
陈益的祭品 634
屯门海战和中英交锋 640
兵家之地 645
鸦片为祸 651
钦差大臣 659
陈连升的战马和关天培的牙齿 667
山河破碎 674
朱执信遇难 684
孙中山与东莞 688
暗杀与阴谋 696
703
706
639
战火纷飞
683
潮涌江海
结束语:回到1276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