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学者的术与道(2024增补本)

学者的术与道(2024增补本)
作者:李连江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06
ISBN:9787313293725
行业:其它
浏览数:4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连江教授论治学的封笔之作。作者的《不发表 就出局》偏重谈如何在学术界谋生存,本书侧重讲怎样在学术界求发展。

求发展,就是把学问做好做深,实现学术创新的最优化,把自己变成学术界的一个名牌。

学者的天职是追求真理,本书是学者长征路上的踏脚石。作者说:“术与道,说来玄妙,其实都是常识。”但是,我们往往不懂常识,因此常识是不怕重复的真理。本书共20讲,每一讲都是一个“过来人”在40年学术生涯中参悟的智慧,也是他在明师指导下孜孜不倦地“下真功夫”积累的经验。

本书只有一位作者,然而是众多学者的“对话”。作者说:“书面论治学,很容易掉进自己挖的坑,对话变成独白。”但是,在娓娓道来的20讲中,仿佛有无数“学者”参与对谈,感悟、共鸣、切磋。

学者的术与道,从前辈学者处来,到后辈学者中去,薪火相传,生生不已。朴实的常识,助你脱困,帮你攀登,伴你长征。

......(更多)

作者简介

李连江 香港大学政治学教授。1963年生于河北沧县,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1996 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抚顺石油学院、南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中文著作包括《不发表就出局》《戏说统计》《戏说统计续编》《在学术界谋生存》和《学者的术与道》,译作包括弗洛姆《爱的艺术》和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

......(更多)

目录

第一讲 以学生为贵

相信学生的创造力

发现学生的潜力

激励学生真学

待学生如子女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第二讲 从师三十年散记(续)

车老师学写作

教育是对话

治学与参禅

学会自学

锻炼思维能力

活出真我

授徒的良知与艺术

车老师隽语数则

留有余地

师母的教诲

四十年师生缘

美丽地表达

第三讲 跟李约瑟先生学英语

天下没有不查字典的翻译家

学外语就得有赤子之心

珍贵的记忆片段

永远也不会忘记

学英语的十点体会

用英语写学术论文

第四讲 漫谈政治学研究

选题

材料

分析

文献

写作

发表

不要以顺为逆

第五讲 读博的意义在于学会做自己的导师

学生心态

学会创新

学会疑己

敢于学习

跃龙门靠自己发力

修行在个人

变成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博士生的长项与短板

第六讲鉴别导师真伪与得真传

野狐禅

鉴别导师

下真功夫才能得真传

求学不易

学者的基本功

问题意识

悟性

第七讲 关于选研究课题的几点建议

对己对人都重要

比别人早半步

有比较优势

可以持续

要有自己的阵地

博士生选题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写研究课题书的注意事项

第八讲 关于研究方法的用户视角

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以致用

与时俱进

当合格的用户

“文献研究法”

鲁班用斧

破除方法迷信

第九讲 定性方法归根结底是推己及人

回到事实本身

理解是视野的融合

视野融合之道是对话

定性研究的两类错误

世事洞明皆学问

第十讲 学量化研究方法的基本路数

设计研究场景

正态分布是一种世界观

显著度检验是证伪思维方式

回归分析是追根溯源

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学用结合,事半功倍

构建模型要“字字有来历”

分析数据要软硬兼施

第十一讲 关于文献综述的几点看法

文献综述的功能

关于文献综述的三大误解

建设自己的核心文献

学会寻章摘句

为写而读是不二法门

引用文献要公平大度

六经注我

文献综述的全与不全

为什么越看文献越气馁?

怎样建设自己的核心文献?

只看对自己有用的文献

看待一个文献的三种心态

文献的三种用法

第十二讲 写论文的几点体会

为读者服务

写作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修改、修改、再修改

写作如修行

观点创新,文章八股

功能主义与文体风格

动手学手艺

创新的不二法门是准确的重复

学术发表中的鬼手

永不认输

写论文如走路

第十三讲 学术生涯的三问四讲

求职报告

讲课

会议发言

专题演讲

说话是门艺术

第十四讲 学会适度推销自己

继承发扬孔夫子的自我推销精神

绝大多数学者不过是大学的人力资源

申请工作是合理的机会成本

申请课题费是合理的机会成本

开会和做讲座是合理的机会成本

学者需要懂市场的诤友

浅议面试的自我介绍

第十五讲 学术生涯的基调是焦虑

焦虑

焦虑的主要症状是下假功夫

焦虑的终极根源是创新艰难

焦虑的直接原因是内外压力

学术界的进化、退化与内卷

管理焦虑的关键是破除四大迷信

减轻焦虑的途径是树立自信

学者的使命与宿命

挤出那片属于自己的研究空白

先紧绷,后放松,等灵感

第十六讲 从颜回早逝看拼搏精神

颜回为什么能不改其乐

颜回的悲剧

拼搏精神不适合学术生涯

留有余地

第十七讲 保护自己

保护身体健康

保护心理健康

保护黄金时间

保护自信

保护平和心情

保护正常生活

自己奖励自己

不能无我

学术生涯的三苦

人类心理的三大弱点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第十八讲 科学认识睡眠

什么是睡眠

睡眠的三大功能

睡眠障碍

睡眠的王道是放松

睡眠之于全身,正如上弦之于钟表

第十九讲 生物钟与健康

生物钟

人的生物钟

顺时而生

人是生物

第二十讲 与徐轶青、林声巧的对谈

怎样保护自己的黄金时间?

为什么从专心做学问到分心谈方法?

中国研究与学科研究哪个更重要?

做学术的理想主义与面向顾客有没有矛盾?

怎样看物质生活与人生意义之间的不兼容?

怎样看学术界的内卷?

时间有限,研究方法无穷,怎么办?

发表压力大,怎样追求长远意义?

怎样处理学术生涯与人生使命之间的矛盾?

写《戏说统计》的初衷是什么?

学英语有没有诀窍?

怎样提高用英语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怎样判断统计分析结果是否符合现实?

学术界的硬通货是什么?

很多同学被老师放羊,怎么办?

应聘时强调自己哪方面的优势?

参加社交性质的学术活动对学者来说重要吗?

附录答宋义平博士问

说明与鸣谢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谁?

为什么说这本书是封笔之作?

为什么老师应该努力做到“我难你不难”?

为什么博士生必须学会做自己的导师?

博士生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怎样学才能得导师真传?

导师说自己没有问题意识怎么办?

年轻学者应该如何选题?

怎样看“高大上”的研究方法?

如何提高研究方法的落地能力?

为什么说学术研究需要直觉和灵感?

定性方法的要点是什么?

文科生能不能掌握量化方法?

怎样学习定量方法?

统计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你为什么从做定性研究转到做定量研究?

学统计方法的难关是什么?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否应分先后?

方法论训练会禁锢思维吗?

为什么你认为不要追求读完全部文献?

跨学科读博需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说科班出身的有短板?

怎样平衡博与专?

学术写作能规划吗?

是不是应该想通了再写?

做研究是否需要追逐热点?

怎样看学术合作?

如何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什么要保护自己的新想法?

申请读学位怎样写研究计划书?

你怎样对待学生?

做研究有没有秘诀?

怎样看年轻人的拿来主义?

怎样看学生给老师打低分?

怎样看年轻学子急于出成果,慌不择路?

怎样看学生抱怨导师放羊?

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有用?

学术创新能教吗?

可否推荐一本哲学入门的书?

写英文论文能不能先写成中文?

如何从入门到能够进行创新研究?

如何才能厘清概念?

是研究问题重要还是研究方法重要?

在Open Access期刊发了文章怎么办?

是否应该声明做了审稿人没要求做的修改?

国际会议邀请作主题发言,可信吗?

把论文上传到预印本对作者有好处吗?

什么样的心理特质适合做学术?

为什么说做学术研究需要把脸皮练厚?

怎样管理学术生涯的焦虑?

如何保持科研热情?

导师抢一作怎么办?

怎样应对学术生态的内卷?

学术圈这么卷,值得留下来吗?

补记

增补版跋

......(更多)

读书文摘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已经踩了红线,怎样及时发觉已经进入危险区? 答案是注意倾听自己的身体发出的信号。 珍惜自己的健康,保持对身心健康的敏感,才能及时捕捉到身体发出的信号。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