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主要采用访谈和观察等质性方法来深描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从个体化的理论视角分析上海家庭的多元和流动背后的逻辑,展示个体、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建构了个体家庭(iFamily)的概念,强调以个体为中心但受制于社会条件而代际关系紧密的家庭模式。作者认为今天中国的家庭变迁并不在于从主干到核心这样一种转变,而是在于年轻一代逐渐脱离了家庭主义,每个个体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界定家庭,在自己的利益上选择和决定家庭的结构和关系;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传统和社会变迁以交织的方式影响着家庭结构和内部关系;而个体的选择和决定并非是自主决定的,它是在具体的语境下与相关家人的互动、协商、妥协中形成的。
......(更多)
沈奕斐
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性别研究、家庭研究.
开课情况:自2002年9月起曾开设:社会学系专业必修课:“组织社会学”;社会学系专业选修课: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 、“社会性别与发展”、“社会性别研究”、“家庭社会学”;全校公选课: “社会性别教育”、 “视觉文化与社会性别”,授课人数已经超过1000人次。2011年春季,开设双语课程:家庭社会学; 2011年秋季与UC教授合作,开设全英文课程:全球化争议。
......(更多)
序一 张乐天
序二阎云翔
导论:个体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家庭
第一节 家庭现代化的海市蜃楼:核心家庭
第二节 从“家族主义”到个体家庭
第三节 个体家庭分析框架
第一章 深度访谈的混合模型:个案金字塔阵
第一节 主题和方法的确定
第二节 建立深度访谈的“个案金字塔阵”
第三节 访谈过程中的技巧与伦理
第二章 理想的家庭结构:“两扇门。一碗汤”
第一节 “两扇门,一碗汤”
第二节 双职工家庭需要第二个“妻子”
第三节 为什么父母愿意做“第二个妻子”
第三章 多元而流动的家户结构
第一节 多元的家庭结构
第二节 流动的家庭结构
第三节 变化和流动的节 点:第三代的出生和成长
第四节 一户两家
第四章 从个体出发的家庭认同
第一节 谁是“家里人”
第二节 谁的家?
第三节 家庭认同与经济行为
第五章 家与家的关系:融合与对立
第一节 家与家的融合:单边亲属关系
第二节 两个源生家庭的关系:两亲家,不聚头
第三节 两个个体家庭的汇合点:嫁娶与第三代姓氏
第六章 血浓于水:以已婚独生子女家庭为例
第一节 *可能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独生子女
第二节 两户一家
第三节 欧莉的故事:双独夫妇
第七章 水难溶于血:对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
第一节 孝顺的逻辑
第二节 与配偶父母的矛盾
第三节 从陌生人到亲人的历程
第八章 后父权制时代:性别与代际交叉视角下的个体家庭
第一节 中国的父权制
第二节 夫妻关系:平衡还是平等
第三节 第二个“妻子”:父母对小家庭的服务
第四节 后父权制家庭中的弱势方:老年父母
第九章 结论:个体家庭的时代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案简介
附录2 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同行者
附录3 参与年轻夫妻年龄图
附录4 夫妻收入图
后记
......(更多)
中国家庭的伸缩性极强,family代表的是夫妇和未婚子女所构成的集团,而中国的家庭包括已婚子女,其他亲属,甚至拥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换言之,家庭视为一个生物的团体,我们所说宗族内的家庭是以灶为单位,无为夫妇、父子、祖孙、叔侄、姑媳、妯娌,凡是衣食共同,就是同一家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