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哲学、意义与荒谬、局外人与反抗者,加缪的思想有着诸多面。他不止一次地面临绝望,但又不止一次地告诫自己和他人不要深陷于这种绝望;他内心倾向于愤世嫉俗,倾向于特立独行,但又一次次地抵抗着这种深藏的诱惑,一次次地告诫自己是个普通人。这样矛盾的情绪、冲突的思维就潜藏于加缪的论著中,读者在行文中未尝不能体会到童年的贫苦、疾病的折磨和对死亡的独特感受对加缪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加缪是细腻的、敏感的,也使得他在政治激流中作为一个静观者珍视每一个生命,并拒绝对杀害的合法化。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名为“既不当受害者,也不做刽子手”,是最早现身于1946年秋的《战斗报》上的一系列关于政治主题的随笔。加缪反对对杀戮手段的合法化,坚持一种相对的乌托邦理想,希望通过国际间的联合,建立起一种普遍秩序。第二部分收录了加缪的两篇文学评论,在其中加缪透过历史和现实,展现出他对文学乃至哲学深刻的洞察力。第三部分名为“自画像素描”,是加缪于1935年至1951年所写的六章笔记。笔记中的语言大都是简短、片段性的,但相信读者还是能够从加缪那略带阴郁的文笔中感受到其中的理想和现实、过去和当下、绝望和爱、丑和美之间的纠葛和张力。
......(更多)
......(更多)
......(更多)
因为如果信仰是正确的,而且历史尤其内在逻辑,那么政治现实主义是政党的。同样显然的是,如果被社会党赞美的道德价值是合理的,那么信仰的教条就是错误的,因为他宣称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从这点看来,著名的从理念和人道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超越只是一个笑话和空谈的梦。不可能超越马克思,因为他自己将他的思想推向了他最高级的逻辑后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