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人性的枷锁

人性的枷锁
作者:[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徐进 / 雨嘉 / 徐迅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01
ISBN:9787567543461
行业:其它
浏览数:216

内容简介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长篇半自传体小说,于1915年出版。

菲利普天生跛足,自幼失去双亲,自卑的心理深深植根在他的生活中。他在伯父凯里牧师和伯母路易莎的抚养下长大,伯父对其较为冷淡,但伯母悉心照料,给予他母亲般的温暖。

菲利普自幼酷爱文学,在伯父的书房里找到寄托。他不顾伯父的反对,远赴德国海德堡求学,在那里结识了英国人海沃德和美国人威克斯,开始对神学产生质疑。

之后,菲利普到伦敦成为一名会计学徒,但他对枯燥的生活感到厌倦,很快就转而到巴黎学习艺术,在巴黎学了两年绘画。但他最终意识到自己在艺术上资质平平,不会有所建树,而伯母的死讯传来,菲利普回到英国,并决定去伦敦学医。在伦敦,菲利普爱上了女招待米尔德丽德,但米尔德丽德并不喜欢菲利普,而且天性自私,拒绝了菲利普的追求,同他人发生关系并怀孕。在追求失败后,菲利普转向女作家诺拉的怀抱。之后米尔德丽德被人抛弃,又找到了菲利普,菲利普同诺拉分手,努力接济米尔德丽德生活。但米尔德丽德随后恋上了菲利普的朋友哈利并再次离开……

......(更多)

作者简介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

(1874.1.25-1965.12.15)

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十岁之前都住在法国巴黎,因父母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叔叔抚养。

毛姆先后就读于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和因身材矮小、严重口吃遭受歧视的学生时代,在毛姆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也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2年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学医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莉莎》(1897),正是根据他从医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的,从此弃医从文。

接下来的几年,毛姆写了若干部小说,但是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遂转向戏剧创作,获得成功,成了红极一时的剧作家。代表剧作《弗雷德里克夫人》(1907),连续上演达一年之久。

在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决定暂时中断戏剧创作,用两年时间潜心写作酝酿已久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1919年发表的《月亮与六便士》更加巩固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地位。

为了收集素材,毛姆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因此不少作品有浓郁的异国情调。1920年毛姆到了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面纱》(1925)。

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期,是毛姆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代表作有刻画当时文坛上可笑可鄙的现象的《寻欢作乐》(1930)和充满异国情调的短篇集《叶之震颤》(1921)等。

第二次大战期间,毛姆到了美国。1944年发表长篇小说《刀锋》。此后,他回到早年定居的法国里维埃拉,直至1965年溘然长逝。

......(更多)

目录

自序

正文

......(更多)

读书文摘

他觉得有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他几乎后悔,悔恨这两年来所遭受的捉襟见肘的贫困生活,因为那些绝望的挣扎不过使他勉强填饱肚子,生活的痛苦使他变得麻木不仁了。“你必得汗流浃背才能糊口”,这并不是对人类的一个诅咒,而是使人安于生活的止痛香膏。

在这世上,最为珍贵是寻常。

艺术能拯救灵魂于水火之中。

伟大的艺术都必须具有道德内涵。

婚姻只是市侩小民特有的滑稽行为。

能力在志向面前太过羸弱。

理智的唯一作用就是为灵魂指明道路:要想实现内心的渴望,究竟该怎么做。

人要是闲了,魔鬼都会来给你找活干的。

尽管每个人都能同样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有机体,但绝非人人都能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学校本来就是面向资质平平的孩子所建造的。世界上到处都是圆圆的孔儿,就算你是个格格不入的方头栓子,早晚也要适应其中。谁有精力去注意那些特别有才华的人呢?

虽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前有因,后有果,生活的悲剧就在于这一连串的因果效应中。

一名出色的画家必须能画出两样东西——人和人灵魂的诉求。

世上本无美丑,有的只是真相。对美的追求不过是感情用事罢了。

贫穷就像扎进你皮肤里的钉子,他们不知道这会让人变得多么抠门,会让你遭受多少羞辱。贫穷会砍掉你的翅膀,像癌细胞一样侵噬你的灵魂。

划分长幼的往往不是年岁而是肚子里有多少墨水。

钱这玩意儿就像第六感,没有它,剩下的五感都发挥不了最佳作用。没有足够的银子进账,生活里就少了一半的可能。

没有什么比勾搭个女人更简单的了,但是要甩掉她们可是比登天都难。

下班回来看到家里有个人真幸福。女人和孩子是“家”顶好的装饰。

他看似打了场胜仗,却没有赢得些什么。现在竟忽然糊涂起来:也许输比赢更好。

画家把自己看到的事物一五一十地描画出来,可他不是用肉眼所见,而是用精神。

生命中有两大乐事: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

但凡发生了的事情,都是无法避免的。后悔才是荒唐的行为。

凡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就被标榜为一种美德;而对社会不利的行为则要贴上罪恶的标签。善与恶无非就是这样来的。罪恶是自由的人们应该摆脱的一种偏见。

我在这世上只有两件事不会辜负:爱情和艺术。

名声这玩意儿只是过眼云烟,是芸芸众生的幻想罢了。

他觉得成功既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声名远扬。到底是什么呢?他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也许阅尽世间百态或者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一种成功吧。

世人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觉得必须得先有钱,才能成家。

到底什么才是批评?批评具有纯粹的破坏性:谁都能破坏,但不是谁都能创造。

贫穷就像一种难以启齿的疾病,害他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爱情就像酒肉,就像呼吸的空气,是生命里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

爱情里总有一个人主动去爱,另一个则享受被爱。

不管用什么法子,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爱,再善良、再慷慨、为他们付出再多,都无济于事。

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的平庸,但却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啊。

当一个人的思想强大到足以凌驾空间与时间,那么这一世过得清明与否似乎就并不重要了。

若是一个人口袋空空,就会变得斤斤计较、吝啬小气、贪得无厌。贫穷会扭曲人的心理,让他不得不以一种恶俗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青春是美好的”是一种幻觉,是韶华已逝之人的美梦。

比起受惠者,施惠之人反而会有更强的图报心。

画画怎么能靠脑子来呢?真正有价值的作品都该是由心而生的。

他发现自己每个“昨日”都在为“明日”做打算,而“今日”就这样白白付诸东流。

对享乐的追求是促使人类盲目前行的唯一动力,也正是这种放肆的欲望剥夺了所有快乐。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