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亚洲史

亚洲史
作者:罗兹·墨菲
译者:黄磷
副标题:(插图修订第6版)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1-09
ISBN:9787510037108
行业:其它
浏览数:5

内容简介

《亚洲史(插图修订第6版)》是一部材料充实有新理、观点材料纵横贯通的著作。它聚焦于伊朗以西、俄罗斯以南的“季风亚洲”地区,即东亚、南亚、东南亚,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讲述。从而,此书不致成为国别史的堆砌,而全面详细地展示季风亚洲从古代至今数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历程。其中,尤以中国、印度、日本、朝鲜、越南为重点,是一本了解亚洲历史的很好入门书。罗兹•墨菲是著名的美国中国史学家,曾经师从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其理论框架和治史风格也继承了费正清的治史传统,对亚洲饱含热情和赞扬。他直言不讳的宣传:“亚洲人及其文化因而代表着全人类历史中最重要、最丰富、最多彩的篇章。对世界历史的任何探讨必须给予亚洲以显著地位,当然亚洲史本身也自有其重要的价值。”书中不但高度评价了亚洲各主要文明的传统成就,对于它们的现代化历程和未来的发展也持肯定和赞许态度。

......(更多)

作者简介

罗兹•墨菲,美国中国历史学和地理学专家,出生于费城,1950年获得哈弗大学博士学位。64年任密歇根大学教授,此前曾在华盛顿大学任教,也曾任台湾大学和东京大学客座教授。1954-1956年为驻亚洲外交官联合会主席。1974年获密歇根大学突出贡献奖。作为亚洲研究协会前主席,曾担任《亚洲研究杂志》、《密歇根中国研究报》以及亚洲研究协会主办的《专论》等刊物的编辑。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福特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国家慈善捐赠会和美国学会理事会会员。著有《上海:进入现代中国的钥匙》(1953)、《地理学入门》(1978,第4版)、《地理学的研究范围》(1982,第3版)、《条约口岸与中国的现代化》(1970)、《中国出迎西方:条约口岸》(1975).其中《外来者:西方人在印度和中国》(1977)获得密歇根大学出版社年度最佳图书奖。

......(更多)

目录

第一章 史前的亚洲

1.1 古代的和旧石器时代的文化 3

1.2 新石器时代的革命 5

1.3 东南亚农业的发端 8

1.4 东南亚的居民 12

1.5 史前中国 15

1.6 朝鲜和日本 18

1.7 古代亚洲的商业和文化交往 20

第二章 亚洲的宗教及相关文化

2.1 印度教 22

印度教的教义和经籍 22

转 世 25

2.2 印度的佛教及其向东方的传播

耆那教

走近 乔答摩佛陀

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

2.3 儒 教

孔子和孟子

儒教的观点

2.4 道 教

2.5 犹太教在亚洲

2.6 伊斯兰教在亚洲

2.7 神道教

2.8 关于亚洲宗教的若干反思

第3章 亚洲的传统社会

3.1 社会等级

印度的种姓和社会组织

东亚的社会等级制

东南亚

3.2 家 庭

婚 姻

3.3 性风俗

子女养育

3.4 妇女的地位

3.5 教育、识字和印刷品

3.6 物质福利

3.7 价值观

3.8 法律、犯罪和刑罚

第4章 古印度文明

4.1 印度文明的起源

4.2 印度河文明

与苏美尔的关系

印度河文明的城市

衰落和瓦解

4.3 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的统治

吠陀文化

4.4 帝国的兴起:孔雀时代的印度

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

4.5 孔雀王朝

4.6 华氏城和孔雀印度的光荣

走近 “神所钟爱的”阿育王

4.7 贵霜人和希腊人

4.8 南印度和马杜赖城

4.9 锡 兰

4.10 笈多王朝和戒日帝国

笈多时代的生活和文化

笈多王朝的崩溃

4.11 古印度的妇女

4.12 印度的遗产

4.13 笈多王朝在孟加拉湾地区的遗产

第5章 古中国文明

5.1 中国的起源

5.2 商王朝

5.3 周王朝

战 国

走近 圣人孔子

5.4 秦的征伐

5.5 秦王朝的独裁主义

5.6 汉王朝

汉武帝的扩张

中国与罗马帝国

贸易规模扩大

汉文化

汉制度的崩溃

走近 古代中国的城市

5.7 汉代的成就

第6章 中世纪的印度

6.1 伊斯兰教对北印度的早期影响

6.2 伊斯兰教向北印度推进

6.3 德里苏丹国(又称奴隶王朝)

走近 著名的苏丹:阿拉乌德丁•卡尔吉

图格鲁克王朝

锡坎达尔•洛迪

6.4 南印度

寺庙建造者和对立诸王国

6.5 朱罗人

维查耶那加尔:胜利帝国

讨论题

第7章 古代的和中世纪的东南亚

7.1 环 境

7.2居民的起源

7.3 伊斯兰教东扩

7.4 印度化的东南亚

7.5 柬埔寨、老挝和越南

走近 吴哥:不朽的光辉之城

越南:向南扩张

7.6 中世纪缅甸的蒲甘和泰国的犹地亚

7.7 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7.8 马六甲与西方人进入东南亚

讨论题

第8章 中国的黄金时代

8.1 中国的再统一

8.2 唐朝的辉煌

走近 盛唐时期的长安

8.3 文化的辉煌和政治的衰退

8.4 宋朝的成就

王安石:改革和引退

北方的异族,南方的革新

8.5 南宋时代

创新和技术进展

8.6 蒙古人的征服和元朝

元代中国

8.7 中华文化与皇权

讨论题

第9章 远古、古典和中世纪的日本和朝鲜

9.1 日 本

9.2 与朝鲜的关系和筑坟者

虚构的历史

氏 族

9.3 与中国的关系

大化革新、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

中国艺术和佛教艺术

佛教和文字

庄园制

9.4 平安文化

走近 紫式部(紫夫人)

艺术和花园

假名和寺院军队

9.5 对环境的压力

9.6 镰仓时代

9.7 足利时代的日本

9.8 中世纪的日本与大陆的海上联系

9.9 朝 鲜

百济、新罗和高句丽

李朝时代的朝鲜

第10章 莫卧儿时代的印度和中亚

10.1 印度的莫卧儿人

10.2 巴伯尔和他的新王朝

阿克巴的成就

走近 阿克巴皇帝

贾汗季和沙贾汗

10.3 奥朗则布的统治:镇压和反抗

宗派和反叛者:拉杰普特人、锡克人和马拉塔人

莫卧儿人与印度

走近 莫卧儿港口苏拉特的商业

10.4 中 亚

游牧人的生活方式

干草原与农耕区

游牧民族的战士

10.5 伊朗简史

第11章 中华帝国的新辉煌:明王朝

11.1 明朝的建立

走近 洪武:造反的皇帝

11.2 明朝的藩属制度

11.3 明朝的海上远征

11.4 繁荣与保守

11.5 商业与文化

文学与艺术

通俗文化

上流文化与因循守旧

走近 帝都北京:明朝天下的核心

11.6 自满与衰退

11.7 满族人的征服

第12章 西方人来到亚洲

12.1 独立发展

12.2 葡萄牙人在亚洲

12.3 扩张的动机

探险远航

葡萄牙商业帝国

12.4 西班牙人在菲律宾

12.5 亚洲的贸易基地

12.6 “基督教徒与香料”

走近 利玛窦:出使明朝廷的传教士

12.7 俄国人向亚洲推进

12.8 日本的基督教世纪

12.9 荷兰人在亚洲

12.10 英国人在亚洲

12.11 英国人在17世纪的印度

第13章 清中国和德川日本

13.1 满族统治下的中国

13.2 繁荣和人口增长

康熙和乾隆

晚清:衰退和惰性

来自外部的新压力

13.3 清朝的光荣与技术落后

13.4 鸦片战争

13.5 日本重新统一与德川幕府

军阀时代

德川家族的统治

驱逐外国人

文化和城市化

走近 江户与“浮华世界”

走近 艺术大师葛饰北斋

13.6 外国要求改革的压力

第14章 英国势力在印度的上升

14.1 莫卧儿帝国的崩溃

14.2 西方人在印度

14.3 英国人的早期存在

领土基地

莫卧儿与后莫卧儿局势

14.4 英法竞争与征服孟加拉

走近 罗伯特•克莱武与英属印度的早期阶段

英国统治的确立

从贸易公司到政府

英国称霸的原因

14.5 东方学家与孟加拉文艺复兴

走近 殖民地首府加尔各答

14.6 从宽容到傲慢

14.7 1857年起义

14.8 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权的巩固

第15章 帝国主义在亚洲的胜利

15.1 新帝国主义

相互矛盾的解释

经济因素与帝国主义

15.2 帝国主义在亚洲和亚洲的反应

15.3 英属印度帝国

近代发展

殖民制度

走近 新德里——英国统治极盛期的印度首府

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

15.4 东南亚的殖民主义政权

英国人在缅甸和马来亚

法国、荷兰和美国的殖民主义

独立的暹罗

海外华人

15.5 内忧外困的中国

商人和传教士

太平天国革命

变法尝试

条约口岸与教会学校

义和团运动

15.6 跻身列强的日本

有指导的改革

经济与政府管理

日本帝国主义

走近 伊藤博文:明治时代的政治家

15.7 帝国主义与在亚洲的美国人

15.8 新帝国主义时代的亚洲妇女

15.9 西方人统治的遗产

第16章 中国和印度的屈辱

16.1 民族主义与革命

衰退中的中国

“自强”和中兴

新的屈辱

变法尝试

16.2 混乱与军阀统治

孙中山与袁世凯

五四运动

走近 五四运动中的杰出人物

16.3 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印度

经济发展

新中产阶级

大众物质福利

农业与人口

若干对比

16.4 印度民族主义的初期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

16.5 甘地的事业

战后的镇压

第17章 争夺亚洲(1920~1945)

17.1 殖民主义在东南亚

种植园体系

东南亚民族主义的兴起

17.2 印度走向独立

甘地与群众行动

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抗议与选举

回 顾

17.3 中国在20年代和30年代

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援助

南京政府十年

走近 上海:条约口岸样板

17.4 日本在1920年到1941年

军人影响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日本

17.5 中国战局

统一战线瓦解与南京陷落

毛泽东的游击战略

走近 重庆:困境中的战时首都

17.6 日本在太平洋和东南亚

17.7 缅甸和印度

第18章 日本复兴和中国革命

18.1 日本的复兴

军事占领和美国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

日本的国际角色

走近 东京与现代世界

日本与它过去的敌国的关系

18.2 革命中的中国

共产党的强大与国民党的衰弱

经济恢复和政治化

大跃进

中苏分裂

文化革命

走近 江青和四人帮

毛泽东之后的中国

成就和未来

18.3 中国台湾

18.4 中国香港

18.5 中国大陆、台湾省与海外华人

第19章 近现代朝鲜和东南亚

19.1 李氏王朝的朝鲜走向衰亡

排斥外国思想

外国争夺朝鲜

19.2 日本统治下的朝鲜

19.3 分裂和战争

19.4 1960年后的朝鲜

19.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南亚

19.6 越 南

越南的30年战争

19.7 血迹斑斑的柬埔寨

19.8 老挝:被遗忘的国家

19.9 缅甸、泰国、马来亚和新加坡

缅 甸

泰 国

马来亚和新加坡

19.10 印度尼西亚

19.11 菲律宾

19.12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区域合作

第20章 南亚:独立、政治分裂和发展

20.1 分裂与独立

分 裂

克什米尔纠纷

20.2 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

20.3 阿富汗

20.4 斯里兰卡

尼泊尔

20.5 独立后的印度

尼赫鲁治理下的印度

英迪拉•甘地治理下的印度

锡克教徒

英迪拉•甘地的继任者

今日印度

走近 南亚的女性领导人

20.6 印度和南亚的成就与不足

种姓和种族地位观念的变化

乡村的发展

对发展的若干威胁

第21章 21世纪的亚洲

21.1 人口膨胀

21.2 污 染

21.3 城市化

21.4 经济增长率

21.5 传统在现代亚洲的地位

21.6 各国逐一述评

......(更多)

读书文摘

不幸的是,力求建立帝国看来是人类的普遍弱点,如同借宗教之名行残暴之实。两者都冠以崇高思想或者不过是不惜代价的自尊而至少对某些人有吸引力。

阿拉乌德丁的令人恐惧的无情残忍和高压政策,不可避免地遭人憎恨。他的制度同他一起死亡了,但在他的有生之年,他个人的坚强决心和专横权力却使印度斯坦避免了被蒙古人掠夺的命运。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