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根深深扎在陕北的黄土地中”
经济学家张维迎长成之路纪实
“我用短短的40年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
从经济学家视角看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态变迁
——————-
“农村可以出作家,但不大可能出经济学家。”
而本书则是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如何从农村的土壤中长出来的一则纪实。敬重教书先生的母亲、爱栽树的父亲、将学生看作孩子的中学老师、作为保护人的大学同学、经济学启蒙恩师、诺奖得主、亦师亦友的不记名导师……他们不仅滋养了作者的品格,也影 响了作者经济学思想的形成,让我们从中看到作者经济学本质的由来。
“从‘画家’到‘油漆匠’”的发小、“一心想当村主任”的小学同学、想做学问却进入商界的好友、“当官为办事”的公社书记、作为陕北文化活字典的“非典型官员”、挂面书记和柳青作品收藏家……他们的成长经历也影响了作者作为经济学家的所思所想。
这是一个经济学家的长成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经济生态写照。
......(更多)
张维迎 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著有《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市场的逻辑》(第三版)、《市场与政府》、《理念的力量》、《经济学原理》、《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信息、信任与法律》等。
......(更多)
我的母亲
父亲九十
发小玉平
村主任霍东征
东征还是村主任
公社书记曹志勤
非典型官员王六
挂面书记和柳青作品收藏家
同学田丰
命运多舛刘佑成
时雨春风李务滋
经济学启蒙恩师何炼成
诺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
给杨小凯的一封信
我的中学岁月
我所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
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
......(更多)
读到1950年代他们反复讨论家中开支的内容,我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不卖掉那箱嫁妆?母亲睁大眼睛说:这怎么可以?根本不可能的,是想都不会想的事!! 确实如此,时代过去了,这种激烈表达,已少人能懂,卖出金银细软,当年必须提供详尽户籍资料和单位证明……这些特殊细部背景,非常容易风化,非常容易被遗忘。
从父亲的例子中,我得出一个结论:防“左”并不难,只要遵从良心就行,良心是防“左”的天然疫苗。
在老境中,友人终将一一离去,各奔归途。他们密切交往的过程,会结束在双方无法走动、依赖信件或通电话时期,然后是勉强的一次或几次探病,最终面临讣告,对方也就化为一则不再使用的地址和电话号码。死者的模样仍然是在的,在活者的脑中徘徊,却不再有新的话题,只无言注视前方,逐渐黯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