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纳博科夫来说太重要了:这里是他的避难所,是他最终放弃俄语而改用英语写作的地方;他在这里第一次发现了新的蝴蝶品种,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他在这里写下了那些著名的文学讲稿,备受争议地翻译、评注了《叶甫盖尼•奥涅金》;更重要的,他在这里创作了让他名扬天下的《洛丽塔》;美国还为《微暗的火》,为《阿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尽管1959年后去了欧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美国公民的身份。纳博科夫的后半生是名副其实的“美国时期”。
博伊德以一种准确而从容不迫的笔调追踪纳博科夫美国时期的生命轨迹:他不断的搬迁,他的艰难求职,他的捕蝶与写作活动,他的成名与迁居欧洲,他跟威尔逊友谊的始末,他与出版商、采访人及传记家的交往,他的疾病与去世等等。
近年来最美轮美奂的文学传记之一,纳博科夫作品所能有的最优秀的导读……这部惊世骇俗的传记既是一丝不苟的学术研究的范例,也是想象力丰富的文学批评的典型。
——迈克尔·德达,《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在这部传记中,博伊德先生终于给了我们一个可靠的生平和众多值得信赖的作品——他描绘了一个英勇的艺术家,描绘了这个艺术家可爱的家庭,他对伟大的活力与斑斓的色彩做了审慎的历史叙述,他热情洋溢地对大师的文学作品加以阐释。一部非凡的读者指南。
——理查德·洛克,《华尔街日报》
......(更多)
奥克兰大学校级杰出英文教授,在从旧石器时代到当下文学(美国、巴西、英国、希腊、爱尔兰、新西兰、波兰、俄罗斯)、艺术、哲学领域均有著述,尤以纳博科夫注释者、目录学者、传记家、评论家、编辑、翻译等闻名。其最近作品有:《跟踪纳博科夫》(2011),《致薇拉》(与奥莉嘉·沃罗尼娜合编,2014),《思,写,说:未结集随笔、评论、访谈及致编辑书信》(与阿纳斯塔西娅·托尔斯泰娅合编,2019)。博伊德教授的著作以十九种语言面世,并在四大洲荣获多种奖励。
......(更多)
插图说明
非常个人化的与非个人化的(代译序)............ Ⅰ
引言............
第一部分美国
·教授纳博科夫·
第一章避难 (纽约与斯坦福,19401941)............
第二章客座讲师 (威尔斯利与坎布里奇,19411942)............
第三章科学家,作家,教师 (坎布里奇与威尔斯利,
19431944)............
第四章长期的短期 (坎布里奇与威尔斯利,19441946)............
第五章《庶出的标志》............
第六章终教文学(坎布里奇与威尔斯利,19461948)............
第七章俄国教授(康奈尔,19481950)............
第八章《最后的证据》∕《说吧,记忆》............
第九章教授欧洲小说(康奈尔,19501951)............
第十章为《洛丽塔》寻找时间 (康奈尔与哈佛,19511953).........
第十一章《洛丽塔》............
第十二章《洛丽塔》付梓,《普宁》成章 (康奈尔,19531955)..........
第十三章《普宁》............
第十四章《洛丽塔》闪光(康奈尔,19551957)............
第十五章《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十六章《洛丽塔》起爆(康奈尔及之后,19571959)............
第二部分欧洲
·VN·
第十七章为名所逐(欧洲,美国,欧洲,19591961)............
第十八章《微暗的火》............
第十九章面具与人(蒙特勒,19611964)............
第二十章《阿达》活跃(蒙特勒,19641966)............
第二十一章高翔(蒙特勒,19661968)............
第二十二章《阿达》............
第二十三章收拾(蒙特勒,19681972)............
第二十四章《透明》............
第二十五章重构生命(蒙特勒,19721974)............
第二十六章《瞧,这些小丑!》............
第二十七章未答复的问题(蒙特勒,19741977)............
后记
纳博科夫的原型:《劳拉》等等............
致谢............
附录
最优秀的“纳博科夫爱好者”
——布赖恩·博伊德访谈录............
索引............
......(更多)
这一注定要失败的逃跑碰巧对应于那年俄国夭折的短暂自由尝试,但它再次揭示出这个孩子身上的成人品质。
《打架》结尾中写道:“也许,重要的根本不是人类的痛苦与欢乐,而是活泼的身体上光与影的嬉戏,是这一天、这一时刻那些琐碎事物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构成的和谐。”
纳博科夫反对悲剧的宿命论思想,反对从一开始就能看出的那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反对必然的因果逻辑。他热切地相信,时间中有太多的机会,历史中有太多的偶然,生活中有太多的自由,因此“不可避免”只是一种虚幻,是缺乏想象力的人事后杜撰出来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