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时针旅行》收录了英国著名剧作家、幽默作家迈克尔•弗莱恩(戏剧代表作《哥本哈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观察家报》撰写的14篇游记,描述他在德国、古巴、以色列、日本和苏联等地的生动见闻。在途中,弗莱恩敏锐地抓住了这些地方的精神和文化特质,以兼具娱乐与启发性的文字记录下来。
弗莱恩说过,他想描述的“并非是什么奇异之处,而是那些典型、平凡的日常生活”。从以色列的基布兹(集体农场)到挪威严酷的冬季,从飞快掠过美国纽约的长途旅程到骑着自车从剑桥去诺丁郡的悠闲之旅,所有这些都是属于旧世界的生活片段,有些看起来很熟悉,有些已不知何时消逝不见。无论如何,这些“过去”的投影都以逆时针的方向进入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更多)
迈克尔•弗莱恩(Michael Frayn)
1933年出生于伦敦,以《卫报》和《观察家报》记者身份开启职业生涯。弗莱恩曾创作15部戏剧作品,从初试锋芒《噪音远去》(Noises Off)到暴得大名的《哥本哈根》,后者曾连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并名列“2002年百老汇最佳戏剧奖”的获奖剧目,上演后引发轰动。他的虚构作品包括《晨时将尽》(Towards the End of the Morning)、《把戏》(The Trick of It)和《在太阳上着陆》(A Landing on the Sun)等。
......(更多)
序言
告别金钱:古巴,十年
第一次出国的滋味:再见春天,再见巴黎
逆时针方向最有效:以色列,一英寸接一英寸
无处之都:柏林花园的夏日
再见,阿瓦隆:重游剑桥
从大海到闪亮的波涛:追逐美国
嘎吱嘎吱的腌萝卜:近距离看日本
蛮荒西部 11 号:诺丁山边缘
5 号口,2 号区,47 号屋:和索菲娅在莫斯科的日子
圣特罗佩朝圣之旅:蔚蓝海岸的燔祭
温暖的红袜:在瑞典谈钱
曲终人散:平行英国的四十年
天堂的笑脸:逆向迎接未来的维也纳
泰晤士河上的彩虹:1951 年的南岸区
......(更多)
从未有城市似巴黎这般通过艺术、电影和文学为世界所彻底了解并产生亲近感。对我们而言,借助莫奈、毕沙罗和西斯菜的创作,19世纪的巴黎几乎比自家后花园更真实、更熟悉,尤其是那些描绘当时城外田园风光一一如今那些地方已经被城市街景取而代之一一的画作,却不知怎的,仍代表着人们已经记不清的往昔或者梦想,极具震撼力,令人感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