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女荣辱记》(又译《交际花盛衰记》)由四部中篇组成。第一部从一八三五年开始构思,最初的雏形是中篇小说《电鳗》,一八三八年十月曾与《卓越的女人》(即《公务员》)《纽沁根银行》合集,由威尔代书屋出版。第二部最初以《爱丝苔或老银行家的爱情》为题,与一八四三年五月二十一日至七月一日在《巴黎人》杂志上连载。一八四四年八月,波泰书屋将前两部合并,编为三卷出版,总标题为《烟花女爱丝苔的荣辱》,下分“悔过的妓女”“斗争的准备”“漂亮窑姐的钱财”和“百万富翁的相思病”四个部分。同年年底,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十一卷(“巴黎生活场景”第三卷),标题改为《烟花女荣辱记》,取消了原来的分章,重新划分为两部:“幸福的爱丝苔”(后菲讷版修订本又改为“烟花女子动真情”)和“老叟情爱价几何”。一八四六年七月七日至二十九日,《时代》杂志发表了本书的第三部,当时的标题是《预审》,同年八月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十二卷(“巴黎生活场景”第四卷)时,标题改为《蹉跎路通向何方》。第四部《伏脱冷最后显形》初于一八四七年四月十三日至五月十七日在《新闻报》上连载,一八四七年由克朗多夫斯基书屋出版单行本,直至一八五五年才由乌西欧书屋收入《人间喜剧》第十八卷。
本书从开始构思(1835)到最后完成(1847),前后跨越十三年,是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创作过程最长的一部,也是出场人物最多的一部(据统计约二百七十三人)。《人间喜剧》其他作品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又在此书中再次露面:《幻灭》的主人公吕西安在追求享乐和虚荣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终于在狱中自杀身死;伏脱冷利用吕西安打入上流社会的计划破产后,摇身一变成为警方的暗探。这两个人为攫取财产、权势而进行的殊死搏斗及其不光彩的下场,构成了本书的主要线索,围绕这一线索,展陈了巴黎社会最污浊、最阴暗的一面,作者青年时代在律师事务所见习时的见闻和巴黎秘密警察头目维多克的《回忆录》,给这部小说提供了大量素材。尽管某些细节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小说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都有生活作依据。维多克其人便是伏脱冷(雅克·柯冷)的原型。此人年轻时当过强盗、苦役犯,曾多次越狱,后自愿投靠警厅,充当密探。在作家笔下,这个人物成为反叛社会的草莽英雄,对抗上帝的撒旦。伏脱冷是罪犯中的大王,足智多谋的“老板”,论个人的才干和能量,上层社会几乎无人可与之匹敌;而面对整个国家机器,他却只有充当奴仆才能见容于社会。伏脱冷是一首恶之诗,丑恶中又包含着意志和力量的魅力。与之相映衬的是吕西安那懦怯而虚荣的灵魂。书中作者怀着真诚同情描写的唯一人物,是那个被人用作诈骗工具的爱丝苔。她天性善良、正直、高尚,命运把她抛进巴黎的污泥浊水。她的心灵竟能出污泥而不染。正因此,她才无法忍受屈辱的生活造成的精神折磨,不得不以死来摆脱这不公正的命运,或者说,以死来抗议这非人的生活处境。
本书是巴尔扎克试图在通俗连载小说上与大仲马、欧仁·苏一比高低的作品。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忽而紧张惊险,忽而化险为夷,最后笔锋一转,以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
......(更多)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小时候成绩不好,在一次只有35名学生参加的会考中,竟名列第32,因此父母和教师都没有对巴尔扎克抱什么希望,更不要说发现他什么天才。巴尔扎克大学毕业后便进了律师事务所,如他父母所希望的,这是“铁饭碗”。但年轻的巴尔扎克不顾家庭反对,辞去职位专心写作。在一处贫民窟的阁楼上,巴尔扎克开始他的作家生涯。第一部作品悲剧《克伦威尔》未获成功,尔后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也未引起注意,遂做出版商,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负债累累。这巨额债务像恶梦一样缠绕着巴尔扎克,直至1850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但他并未消沉,在他书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像,并写下了激励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
......(更多)
幸福从来没有故事可讲,各国的童话家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因而所有的爱情故事均以“他们很幸福”这句话作为结束。
她说,“我不会对你说我爱你,那大概是蠢话……我觉得爱你就和呼吸、生活一样自然,已经快五年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