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帕斯捷尔纳克传(上、下)

帕斯捷尔纳克传(上、下)
作者:[俄罗斯]贝科夫
译者:王嘎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09
ISBN:9787020115754
行业:教育
浏览数:131

内容简介

2005年,俄罗斯久负盛名的青年近卫军出版社“杰出人物传记丛书”推出了作家、诗人德米特里·贝科夫撰写的《帕斯捷尔纳克传》。这部作品甫一问世,就非同凡响,不仅一举摘得俄罗斯2006年度畅销书奖和奖金规模世界第二的“大书奖”头名,而且一版再版,迄今为止,印数起码超过六十万册。这的确是一部大书——因为超长甚至显得过剩的篇幅,也因为与篇幅相匹配的内容、思想、对诸多奇迹的演绎和颂赞,借用传主的表述,这部书同样不失为“造书的奇迹”。俄罗斯当代作家弗拉基米尔·齐布利斯基评论说,“这是关于诗歌与散文自身的履历。其余的一切,包括诗人本人的生活,都只是词语诞生前后的种种情形。也正是这些才吸引了作者,并且决定作品能否吸引读者。‘其余的一切,都是文学。’”阅读这部作品,令人“在帕斯捷尔纳克之下得到净化”。2007年,著名文学教育家、深受爱戴的文坛长者尤里·哈尔芬(1929—2014)在《文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创作分析与诗人作为个体的分析相得益彰,使德米特里·贝科夫的著作成为传记文学中极其罕见、极为出色的现象。”

......(更多)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沃维奇•贝科夫,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诗人,也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1967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84年考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攻读文学批评专业。大学期间,已有诗作入选多种诗集。1991年大学毕业后,贝科夫在著名诗人、也是帕斯捷尔纳克生前忘年交和唯一“私淑弟子”沃兹涅先斯基举荐下加入苏联作家协会。

贝科夫是一位创造力旺盛的高产作家,主要著作包括诗集《寄语青少年》(1994)、《军事政变》(1996)、《应征公民》(2003)、《最后的时代》(2007)、《事实上》(2011)、《极乐》(2013),以及历史和哲学题材的长篇小说《辩护》(2001)、《正字法》(2003)、《疏散人员》(2005)、《ЖД》(2006)、《奥斯特洛莫夫,或魔法师门徒》(2010)、《爱克斯》 (2012)等,作品多种文学奖项。他还著有关于帕斯捷尔纳克、奥库贾瓦、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文化名人的多部传记,其中广为流传的便是《帕斯捷尔纳克传》(2005),这部传记荣获了俄罗斯2006年度畅销书奖与奖金规模世界第二的“大书奖”(Большая кника)金奖,并且一版再版,在读者中间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更多)

目录

目录

序幕

第一章 幸福的人

第一部 六月 姐妹

第二章 童年

第三章 爱慕

第四章 镜中人:奥丽嘉•弗莱登伯格

第五章 文学小组“谢尔达尔达”

第六章 哲学研究

第七章 探索之路

第八章 “离心机”。《跨越障碍》。乌拉尔

第九章 《生活,我的姐妹》

第十章 1918—1921:《柳维尔斯的童年》 《主题与变奏曲》

第十一章 1921—1923:叶甫盖尼雅•卢里耶

第十二章 1923—1928:《崇高的疾病》 动乱时期的写照

第十三章 《空中道路》

第十四章 1923—1925

第十五章 1926—1927:《施密特中尉》 春天与苦役的广度

第十六章 镜中人:马雅可夫斯基

第十七章 镜中人:茨维塔耶娃

第十八章 《斯佩克托尔斯基》 《纪事》

第十九章 镜中人:勃洛克

第二十章 《斯佩克托尔斯基》 《纪事》 结局

第二十一章 《安全保护证》 诗人的最后一年

第二部 七月 诱惑

第二十二章 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

第二十三章 《第二次降生》

第二十四章 时代的音调

第二十五章 “诗人的空缺”

第二十六章 镜中人:曼德尔施塔姆

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代表大会 《格鲁吉亚抒情曲》

第二十八章 镜中人:斯大林

第二十九章 1935:非创作危机

第三十章 别列捷尔金诺

第三十一章 《日乌利特笔记》

第三十二章 《哈姆雷特》 恐怖剧

第三十三章 魔怪圆舞曲

第三部 八月 变容

第三十四章 战争

第三十五章 此时

第三十六章 契斯托波尔

第三十七章 《霞光》 胜利

第三十八章 沉寂的时刻

第三十九章 奥丽嘉•伊文斯卡娅

第四十章 《浮士德》

第四十一章 第六次降生

第四十二章 《日瓦戈医生》

第四十三章 解冻

第四十四章 1956:拒绝选择

第四十五章 迫害

第四十六章 镜中人:阿赫玛托娃

第四十七章 镜中人:沃兹涅先斯基

第四十八章 《雨霁》

第四十九章 《盲美人》

第五十章 告别

尾声 死后的生命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生平与创作年表

原著参考书目

......(更多)

读书文摘

“一切均非如我所愿,但也并未超乎于此,也可以说,一切并无任何可循之道。我的意志缺乏持久性。我的退让并非出于良善。想想都可怕,还有什么是我不打算放弃的。”

赫鲁晓夫时代的离奇就在于,它对正派人的威胁之大,胜过对盲从者,投机分子及阳奉阴违者的威胁。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