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侯孝賢的凝視

侯孝賢的凝視
作者:謝世宗
副标题:抒情傳統、文本互涉與文化政治
出版社:群學
出版年:2021-02
ISBN:9789869947732
行业:其它
浏览数:5

内容简介

侯孝賢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密切,但少有學者注意到中國抒情傳統對侯孝賢的影響。作者歷經十年寫作時間,企圖釐清侯孝賢的個人才俱如何挪用與轉化抒情傳統,在電影媒介中賦予它新的生命。本書特色是明確呈現侯孝賢的整體作品,並透過互文關係探索其電影與歐洲、日本及好萊塢電影之間的影響和指涉。

⠀⠀⠀⠀⠀⠀⠀

著眼於電影與文學的互文關係,作者嘗試填補戰後臺灣文化史的脈絡,進一步探討侯孝賢電影與臺灣戰後中國抒情傳統之間傳承、辯證和矛盾的關係。延續抒情傳統研究在臺灣的學術之華,本書希望開創出具有臺灣特色、華人觀點與東方視角的侯孝賢研究,並重新反思抒情傳統在臺灣的文化政治。

......(更多)

作者简介

謝世宗 ElliottShr-tzung Shie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研究所博士,現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電影、臺灣戰後小說,以及文學理論與文化研究。論文散見國內外中英文期刊,另著有教科書《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臺灣經典電影》(2015)和學術專書《階級攸關: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文學再現》(2019)。

......(更多)

目录

名家推薦

推薦序 為何需要又一本侯孝賢電影研究專書?/陳儒修

推薦序 侯孝賢的抒情詩學:一個新的典律/楊小濱

自序與謝誌

撰寫體例

⠀⠀⠀⠀⠀⠀

導論 侯孝賢、《悲情城市》與抒情傳統

一、侯孝賢研究與抒情傳統

二、中國抒情傳統再定義

三、抒情傳統與電影媒介

四、研究範圍與章節架構

⠀⠀⠀⠀⠀⠀

第一章 沈從文、生命力與城鄉發展

一、從湘西故事到《風櫃來的人》

二、青春之歌與封閉的島嶼

三、國族寓言與經濟發展

四、文學、電影與互文式的比較研究

⠀⠀⠀⠀⠀⠀

第二章 靜態悲劇與旁觀者視角

一、抒情傳統與個人才俱

二、再探抒情傳統:一個電影研究的視角

三、《冬冬的假期》:成長啟蒙與人際疏離

四、《童年往事》:生死凝視與世代交替

五、《戲夢人生》:人生圖像與劇臺空間

六、敘事電影與抒情時刻

⠀⠀⠀⠀⠀⠀

第三章 偷車賊、底邊階層與抒情置換

一、《戀戀風塵》與偷車賊的故事

二、鐵軌、甬道與底邊階層

三、現代性的多重時間與敘事的辯證發展

四、自然、啟蒙、抒情與象徵性的解決方案

五、電影生產與社會力的協商

⠀⠀⠀⠀⠀⠀

第四章 歷史再現、今昔對比與敘事結構

一、歷史與當代的敘事連結

二、《好男好女》:歷史再現與多層次敘事

三、《好男好女》:歷史解釋與歷史真實性

四、《最好的時光》:今昔對比與抒情的終結

五、從歷史電影到現代都會的轉折

⠀⠀⠀⠀⠀⠀

第五章 當代的末世圖像與抒情的時間意識

一、從過往鄉村到當代臺灣

二、《尼羅河女兒》:女性旁觀者視角、城中之鄉與幫派分子的悲劇

三、《南國再見,南國》:無出路的公路電影與土地的商品化

四、《千禧曼波》:後現代臺北、時間不感症與異國烏托邦

五、抒情傳統在當代的延續與斷裂

⠀⠀⠀⠀⠀⠀

第六章 跨國電影、觀光客的凝視與抒情在他方

一、跨國電影的詩學與政治

二、《珈琲時光》:時間之流與東京的城市交響曲

三、《紅氣球之旅》:記憶的追索與法國文化的建構

四、觀光客凝視下的跨國城市再現

⠀⠀⠀⠀⠀⠀

第七章 文化中國的擬像與幽微的華麗美學

一、跨國脈絡中的國族電影

二、電影博物館,或歷史作為一種奇觀

三、《海上花》:人際互動、時間意識與殖民的(不)在場

四、《刺客聶隱娘》:人倫之情、身分認同與歷史的逃逸

五、抒情傳統與文化中國的擬像

⠀⠀⠀⠀⠀⠀

結論 臺灣戰後政治文化與中國抒情傳統的反思

一、新電影之死 vs. 戲戀侯孝賢

二、抒情傳統與政治文化

三、從批判的抒情到抒情的批判

⠀⠀⠀⠀⠀⠀

參考文獻

本書各章論文出處

本書使用影像圖檔之授權來源

附錄一 侯孝賢執導作品

附錄二 侯孝賢電影研究詞彙

索引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