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芝加哥社会学大师数十年研究方法的精粹、社会学科经典文献的种草机
★ 从社会学科到人文学科、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用得上的选题宝典
★ 就连自然学科的读者读了也希望本学科拥有同类书!(遗憾的是他们也许没有)
★ 亲身操练其中方法,迎来灵光乍现、恍然大悟的时刻
【内容简介】
人文社科领域已经存在大量优秀的研究,对于各阶段学生甚至各领域的学者来说,低垂的果实似乎已经被摘剩下不多,避开重复、做出有趣的研究日益艰难,读完大量文献我们反倒脑袋空空,提笔只感觉没什么值得写的。
诚然,创造力无法被传授,但要获取点子确有门道,安德鲁·阿伯特在本书中结合不 同的研究方法,以社会科学的经典文献为例,演示如何通过启发法找到值得一说的观点——很多时候,这是通往优秀研究最重要的部分。
本书既是一流学者集数十年功力总结的学术探索指津,能够廓清大量关于做研究的误解,辨认出好的研究长什么样、应该怎么做;于圈外读者而言它也是一份阅读图鉴,能够助你辨认出那些滥竽充数、应略读或跳过的作品。
......(更多)
【作者】
安德鲁•阿伯特(Andrew Abbott)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82年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任教于罗格斯大学,1991 年返回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执教,历任芝加哥大学学院社会科学部长、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2000—2016 年,任《美 国社会学期刊》主编。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社会学、知识社会学和社会理论。主要著作包括《职业系统》《学系与学科》《学科的混沌》《攸关时间》《过程社会学》等。
【译者】
宋奇,北京大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曾在 China Quarterly 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杨端程,法学(政治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译有《战争之波:现代世界中的民族主义、国家形成与族群排斥》。
......(更多)
致中国读者
致谢(2004 年版)
致读者(2004 年版)
第一章 解释
一、解释
二、方法
三、解释程序
第二章 基本争论与方法论实践
一、基本争论
二、方法与争论
三、批判的循环
四、从批判到启发
第三章 启发法导论
一、启发法的观点
二、常规科学的惯常启发法
三、话题与备忘清单
第四章 一般启发法:搜索与论证
一、搜索式启发法
二、论证式启发法
第五章 一般启发法:描述与叙事
一、描述式启发法
二、叙事式启发法
第六章 分形启发法
一、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
二、分析与叙事
三、行为主义与文化主义
四、个人主义与涌现主义
五、实在论与建构论
六、语境主义与非语境主义
七、选择与约束
八、冲突与共识
九、超验知识与境遇知识
第七章 观点与谜题
一、检验观点
二、他人
三、文献
四、品味
五、个性
六、谜题
术语表
参考书目
索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