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对辛亥革命时期、1912-1919年、五四时期三个阶段不同的文学风貌做了梳理勾勒,着重揭示出中国文学在此期间;所发生的从“旧”到“新”的历史性嬗变。
《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引用了大量史料,包括来自各种类型作品的大量实例。作者力图在别人不经意处发现历史信息和艺术内涵,进而抓住文学历史的种种征候、发展进程的点点轨迹,既描绘出一幅幅文学史画面,又提出了一个个值得人们认真思索的见解。
......(更多)
刘纳,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在北京远郊农村做过十年中学教师。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了20年,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有《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颠踬窄路行——世纪初:女性的处境与写作》、《诗:激情与策略》等。
......(更多)
第一章 历史变动中的文学变革
一、文学界标与历史界标的重合和错位
二、文学神话:追寻“根本”的思路
三、面对世界:翻泽与仿效
四、规律和选择:文学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
第二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文学
一、在“小说界革命”的旗帜下
二、时代歌手和光宣诗人
二、戏曲与弹词
四、男性导引下的女性写作
第三章 1912-1919年的中国文学
一、凭吊:时代气氛与文学氛围
二、骂世、警世、混世、避世与售世
三、一个奇景:骈文的兴盛
四、中国古典文学的回光返照
五、终结与开端:回首新旧、文白之争
第四章 在比较中寻找变革的轨迹
一、从皈依政治到注重思想
二、“国民”与“人”
三、中年哀乐与青春感悟
四、酩酊与梦幻
五、望夜空
六、五四新文学创作者对于发难者的偏离与超越
第五章 五四新文学的实绩与光影
一、文体新格局中的散文以及小说与诗
二、探寻“巨人”
三、贫瘠的实绩与神奇的光影
本书所涉及的主要作家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关于《嬗变》:说明与反省
......(更多)
于是,人们在肯定那一场文学变革的意义的同时对于由语言的全面改换所造成的文学史“断裂”有了种种反思,五四先驱“欲……,必……”的单线思维逻辑也确使他们的发难文字留下了诸多可供后人挑剔的漏洞,这就使我们有必要作一个假设:假如没有五四,没有那一场热闹的、断裂性的变革,会怎样?
新的白话文学语言在逐渐显示出自己的丰富功能的同时也很自然地失去了旧时文学语言所独具的某些意味,新的文体形式在不断扩展着艺术表现范围的同时又不得不抛弃了旧时文体所适应的某些领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