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機器與二十年前相比,我們可以發現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已經慢慢產生了改變,但不變的是設計不良的機器帶來的挫折與困擾。到處都充滿了令人摸不著頭緒的警示音,還有機器失效或故障造成的危險,這樣的情況在未來會有什麼變化?在真正有智慧、完全自動化的機器產生之前,還有哪些困難需要解決?這些是現今的研究者、工程師、設計師和一般使用者需要關切的問題。
未來的設計將建立在發展智慧型設備:不需人員操作就能自動導航的聰明車、為使用者打點舒適環境的智慧型住宅、能夠安排行程並確認健康狀況的個人化隨身助理,這些產品也許很快就會出現了。我們期待機器不只要聽話,最好還能善解人意,適時提出明智的建議。
諾曼博士以認知心理學方面的專業背景,延續他在《設計&日常生活》找出問題的敏銳眼光,認為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並解決研發過程中要面對的難題,必須先深入探討人與機器之間本質上的差異及各自的獨特屬性,時時將人的因素放在設計開發新產品的最前端。
除此之外,他也參訪了世界各地先進的實驗室,介紹創新的人機介面設計和智慧型機器的最新進展,最後提出了聰明機器的設計法則,希望能夠幫助打造便利友善的未來生活。
......(更多)
唐納.諾曼(Donald A. Norman)
西北大學電機與資訊科學、心理學、認知科學教授,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認知科學與心理學榮譽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與當代認知心理學應用先驅,也是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電腦學會(ACM)、美國心理學會(APA)、認知科學學會會士,並於2006年獲得富蘭克林獎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曾任惠普公司、卡汀線上大學(UNEXT公司)高階主管,及蘋果電腦公司先進技術中心副總裁,1998年創立Nielsen Norman Group,從事電腦與人機界面設計顧問工作,致力於協助各公司發展理性與感性並重的產品及服務。諾曼博士著作等身,包括認知心理學經典Memory and Attention、Learning and Memory和《設計&日常生活》(遠流)、《心科技》(時報)、《情感設計》(田園城市)以及The Invisible Computer等書。
■譯者簡介
卓耀宗
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和工業工程學碩士。曾執教於任色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後轉任貝爾研究室從事人與電腦系統界面的研究與發展,並先後任職於卓訊科技、朗訊科技和AT&T擔任科技研究員和資深人因工程師。於1992年獲頒美國人因工程學會(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威廉斯獎(Alexander C. Williams,Jr. Award)並先後取得五項專利權。譯有《設計&日常生活》(另一譯名為《設計心理學》)。
......(更多)
推薦序1:設計也可以是一種科學/張光民
推薦序2:人與科技的相處之道/許尚華
推薦序3:未來已經準備好了,那你呢?/陳文龍
台灣版序
第1章 小心翼翼的汽車和難以駕馭的廚房:機器如何主控
兩句獨白並不構成一段對話
我們朝向何方?誰是主宰?
聰明機器的崛起:邁向自然、共生的關係
機器易懂,動作難行;邏輯易解,情緒難測
與機器溝通:我們是不同族類
第2章 人和機器的心理學
人機心理學的簡短介紹
新個體的產生--人機混合體
目標、行動和感覺的人機鴻溝
共同領域:人機溝通的基本限制
第3章 自然的互動
自然的互動:從經驗中獲取的教訓
水沸騰的聲音:自然、有力、有用
內隱訊號和溝通
使用「預設用途」進行溝通
與智慧型用品的溝通
戴佛特城的自行車
自然安全
反應型的自動化
第4章 機器的僕人
我們成為工具的工具
一大堆的學術會議
自動駕駛的汽車、自動清潔的房子、決定如何讓你開心的系統
成群結隊的車子
不適當自動化的問題
第5章 自動化扮演的角色
智慧型物品
智慧型物品:自主性或是增強性?
設計的未來:具有增進性的智慧型物品
第6章 與機器溝通
回饋
我們應該怪誰?科技或是自己?
自然的、有意義的信號
自然的配對
第7章 未來的日常用品
機器人的進展
科技易改,人性難移--真的如此嗎?
適應科技
設計科學
後記:機器的觀點
與阿凱夫對話
機器對這五項法則的反應
與阿凱夫的最後談話
設計法則摘要
推薦參考讀物
註釋
參考文獻
......(更多)
机器和人交流的五原则: 1.尽可能简单 2.给人类以概念模型——“自然”的响应,e.g.要坏掉或有危险 3.给出原因 4.让人类觉得自己处于控制地位——or假象(~电梯门啦交通灯开关啦) 5.始终让人感到安心——安心和骚扰的一线之隔 6.不得将人类的行为称之为“错误”(人类补上,啊哈哈哈哈)
高科技設計者常以他們設計的系統具有「溝通能力」為榮。可是,進一步分析發現,那並不是真正的溝通,即單向的一問一答的溝通,充其量只不過是兩句單向的獨白。我們隊機器提出指令,然後,及其對我們回以指令。兩句獨白並不構成一段對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