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比较宗教学名著。神圣正在离人类而去,生命也因缺少神圣而显得苍白。显然,在世俗的生活中回归神圣,在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重新建构神圣应该成为人类精神追求的一个新的目标。然究竟神圣为何物,他如何呈现,如何存在,如何为我们所知,成为世俗的一部分,恐怕这些,正是20 世纪西方颇有影响的宗教史学家、宗教现象学家、旅美罗马尼亚人米尔恰•伊利亚德在本书中所言说的。
《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在最后两章分别深入探讨了神话和象征的意义。首先,不论是起源神话还是典范神话,都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行为的范例,“我们必须做诸神在起初所作的”。其次,神话揭示了超越于经验和理性的现实世界,因而揭示了神圣的二元对立的基本结构,它表明神圣 和人类之间存在多么巨大的鸿沟。再次,人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超越这一鸿沟。不论原始人举行的狂欢仪式,还是东方苦行僧通过入定而超越人类一切的痛苦和快乐,都是力图消泯此种二元对立的状态。
......(更多)
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西方著名宗教史家。二战结束后到1955年,这一期间他的宗教研究达到了一个顶峰,以法文的形式出版了一系列宗教著作:《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宇宙和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瑜伽:不死与自由》、 《神圣与世俗》以及《萨满教》。这几本着作几乎涵盖了20世纪所有宗教的重要研究领域,使他迅速崛起成为一名蜚声国际学术界的宗教史家。1957年任芝加哥大学宗教系主任和教授等职。1961年主编出版了《宗教史》创刊,成为美洲大陆宗教研究的一份重要刊物。80年代,伊利亚德的学术声名日盛,担任《宗教百科全书》的主编,1987年16卷本的《宗教百科全书》正式出版。
译者简介:
晏可佳,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以基督教、袄教和当代宗教问题为主要研究领域.著有《中国天主教简史》、《中国天主教》(汉、英、越南文本)。《祆教史》(合著),译有伊利亚德的《宗教思想史》(合译)。汤因比的《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 观》(合译)等。曾以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亚洲学者基金会(ASF)、加拿大研究专项奖(SACS)、德国天主教海外交流中心/科学研究会(KAAE)/DFG)等项目游学北美、欧洲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姚蓓琴,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为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以现代宗教文化为研究领域.译有伊利亚德的《宗教思想史》(合译)、帕斯卡的《外省人书信》等。
......(更多)
目录
缩语表
作者前言
第1章 初论:神圣的结构和形态
第2章 天和天神
第3章 太阳和太阳崇拜
第4章 月亮和月亮的神秘
第5章 水和水的象征
第6章 神石:显现、符号和形式
第7章 大地、女人和丰产
第8章 植物:再生的仪式和象征
第9章 农业与丰产崇拜
第10章 神圣空间:神庙、宫殿,“世界的中心”
第11章 神圣时间和永恒更新的神话
第12章 神话的形态与功能
第13章 象征的结构
结论
......(更多)
任何领域里的完美都是令人恐怖的,这种完美的神圣的或巫术的品质可以解释即使在最开化的社会里,面对一个天才或者圣徒人们也会感到恐怖。完美不属于这个世界。它是某种与众不同的东西,某种来自别的什么地方的东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