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从海洋看历史

从海洋看历史
作者:[日] 羽田正 / [日] 小岛毅
译者:张雅婷 / 陈健成
副标题:东亚海域交流300年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2023-03
ISBN:9787513940139
行业:教育
浏览数:60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在东京大学副校长、紫绶褒章获得者羽田正教授的组织下,集结数十位学者,发挥超强的史料搜集和整合能力,以大量细节充实展现亚洲东部这片过去被人们所忽略的蔚蓝海域。

★ 跳出国别史的限制,将航海、商贸、造船、交通网络、港口、移民、技术、信仰变迁、政治角力、文化交流等纷繁的线索,编织成清晰的海域交流脉络图。

★ 与许多人以为的不同,中国不止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在鲸波浩渺的的海域中,在浮槎万里的大海彼岸,从黄海、南海到日本内海,从朝鲜、琉球、日本到越南、菲律宾、印尼……中华文明的发散、流播与落地生根,深刻影响着古代东亚文明的交往与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海洋的视角出发,撷取了近代以前三个不同的百年(1250—1350、1500—1600、1700—1800),观察以黄海和东海为中心,北至鄂霍次克海、南至南海的欧亚大陆东边海域,梳理了基于海洋而产生的人员交流、港口与海洋贸易,技术、信仰、文化的传播等,以素描般的全景图方式,重现各个时代的海域及周遭环境的特征。叙事上打破了将陆地视为历史描述重点的传统思维,引领读者从海洋这个新的角度观察中国历史的侧面,探索东亚历史与海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更多)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

羽田正,1953年生,曾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东京大学副校长,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专攻世界史。2017年获紫绶褒章。代表学术著述有《伊斯兰世界的创造》《全球化与世界史》《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等。

小岛毅(监修),1962年生,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主攻中国思想史,专研儒教史、阳明学等。近年来尝试从东亚视角和中日交流角度来讲述日本的历史,相关著述包括《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儒教的历史》《儒学与明治维新》等。

【译者简介】

张雅婷,1980年生,名古屋大学国际言语文化研究科博士学位,喜爱阅读与翻译。

陈健成(译校),1984年生,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士、历史系硕士,现为东京大学研究员。主攻近世中国思想史,研究之外译有日英学术论文、著作十余种。

......(更多)

目录

前言 来自海洋的召唤

一 我们的海图

(一)何谓“从海洋看历史”

(二)本书的舞台和构成

二 海洋环境和船

(一)欧亚大陆东侧的海和风

(二)船和航海

第一部 开拓海疆 1250—1350 年

一 时代的素描

扩及欧亚大陆、印度洋的东亚海域

扩散、共生的人们

政治权力的宽松或柔软姿态

东亚海域的两个局面

二 海域交流的舞台背景和旗手

沿岸各地区的社会动向

往来海域、与海搏斗的人

三 海商扩张的海域交流—开放性的扩大

政权实施柔软、宽松的海上贸易管理

“外来者”的扩散

政治权力和商业的接近

经济、往来圈扩大

四 蒙古西征与其影响—开放中的封闭性

蒙古对“海路”的掌握企图和军事活动(1)—经略日本

蒙古掌握“海路”的企图和军事活动(2)—南海经略

相关各地区的反应

东海的贸易盛况与政治的紧张

五 物品和技术的往来—边缘的扩大与双向流通

从中国输出的物品

流向中国的物品

江南生活文化的普及

从“文明”输入到“文化”输入

第二部 相互争夺 1500—1600 年

一 时代的素描

从皮莱资到卡莱蒂

朝贡/海禁体制与东亚海域

政治动摇与开发进展

迈向去中心化、多元化的时代

三个“互相争夺”的局面

二 大倭寇时代—东亚贸易秩序的变动

倭寇

海盗与水军

葡萄牙势力的登场

双屿的繁荣和衰微

王直的“可能性”

东亚海域的经济和日本白银

承认互市贸易的尝试

三 海商的时代

1591年的对中贸易摩擦

重组东亚贸易体系

华人海商与其交易圈

海商的群像

港口和居留地的景致

海域亚洲的商品

东亚海域的“白银的时代”

“互相争夺”与新兴势力的抬头

世界规模的物品与人的移动

四 多元混合的文化发展

从港口看东亚海域

扩大的交易圈与航海神

基督教的传教与相克

联结海域亚洲的陶瓷之路

反映时代的屏风

海域交流的扩大和南蛮漆器的诞生

火器技术的新发展

大量出版的时代与出版技术的融合

漂洋过海的日本信息

再度登场的丰后府内

第三部 分栖共存 1700—1800 年

一 时代的素描

两次漂流事件

生还的漂流者

围绕东海的权力与“海洋的和平”

东海的外围—南海的漂流民

东海和南海的“差距”

作为“边界”的海洋

二 海商和“近世国家”的“分栖共存”

18 世纪海上世界的旗手

华人海商的戎克船

贸易港的商人团体

东印度公司和港脚贸易

联结国家的船与人员

贸易都市长崎

沿岸航海与国内海运

与海对峙的权力

日本列岛的诸权力和海域交通

海与权力的结合形态

三 交流及居留的压缩与集中

正德新例和信牌骚动

“政治之海”的非政治化

“近世国家”间的关系面面观

“近世国家”致力于“分栖共存”

清朝的出海限制和出入境管理

日本、朝鲜、琉球的“海禁”体制

海上势力的重整与沿岸警备体制的完备

外国人居留地和居民的形态

漂流民与遣返体制

四 跨越海洋的商品和信息

海域交流的变化─从人到物品

某漂流唐船上的货物

由交易路线所见的东海和南海

渡海商品的“日用品化”

往来海域的商品与货币

产业、贸易构造的重整与国产化的进展

人口的增加与移动—南海的“华人世纪”

信息交流的印刷化

从抄写到改编,再到成为“传统文化”

对海域交流的憧憬和警戒

航海信仰的“本地化”和“近代化”

作为“边界”的海—走向“分道扬镳”的时代

参考文献

后 记

......(更多)

读书文摘

南宋之后,中国东南部的社会发展造成木材的消费量剧增。从国都所处的江浙地区起,为供应建筑、燃料等原料使用,导致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其结果是,利用海上贸易作为调运木材的新供应路线,例如日本国防所产的木材被输入中国。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