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精彩语录
- 谁拥有这种自然生产力的神秘力量?只有女性,而人类的生命和生存依赖这种能力。 男性缺乏这种至关重要的自然生产力,难道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残缺?难道他们不会特别羡慕和嫉妒女性?
- 女人远不及男人虚荣。诚然,女性有时不得不表现出些许虚荣心,那是因为她们要么处于或曾经处于不得不寻求恩惠的境地,即所谓的“弱女子”;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冷静的观察都能驳倒“女人比男人更虚荣”这一天方夜谭。
- 我们不是机器!生命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生命本身就是目的。生命的过程,比任何机械成就都更加重要,而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我们热爱生命。
-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是幸福,而是活力。生命中最糟糕的事不是承受痛苦,而是漠不关心。
《爱、性欲与母权》为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关于性别的理论结晶,由其生前的长期助手雷纳•芬克整理编辑,并撰写序言。
本书主要从母权、性别与性欲以及爱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其中母权主题参考和分析了巴霍芬的理论,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母权理论的现代意义;针对性别和性欲则主要关注两者的相互关联及其对性格的影响;最后在探讨爱与社会性格的关系时,弗洛姆剖析了自私与自爱的差别,并提出经典问题:“我们还热爱生命吗?”
......(更多)
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籍德裔犹太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爱的艺术》《占有还是存在》《人心》《超越弗洛伊德》《常态病理学》等。弗洛姆十分重视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他的思想融汇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
......(更多)
编者序
第一章 母权与男性创造
1. 巴霍芬对母权的发现
2. 《母权论》的社会心理学意义(1934年)
3. 男性的创造(1933年)
4. 罗伯特·布里佛论母权(1933年)
5. 母权理论对今天的意义
第二章 性差异与性格
6. 性与性格
7. 男女之间
第三章 性别与性欲
8. 性欲与性格
第四章 社会性格与爱
9. 自私与自爱
10. 我们仍然热爱生命吗?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文本来源与版权
......(更多)
弗洛姆在其中概括了他有关性别问题的基本思想:引发性别问题的症结并非在于性别差异本身,而是在于性别差异的目的显化。p1
如果只是寻求将统治权从男性身上转移到女性身上,那么每一个针对性别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只会促进性别战争的发生。在上述采访中,弗洛姆亦对女权运动不以为然,因为实际上女权运动“延续了父权制原则,区别只在于女性拥有了迄今为止一直属于男性的权力”,然而女性并没有因此而“获得人性的解放”。p2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