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为国学书院系列,由内篇、外篇、杂篇构成。我们每天都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战斗。只要与社会接触,就不可能避免“日以心斗”。不过这没什么好害怕的,因为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庄子描写的争斗活灵活现……。《庄子》告诉你处世为人的智慧心法,成事兴业的善谋良策。
......(更多)
......(更多)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外篇 骈拇 马蹄 肤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杂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父 列御寇 天下附录:历代名家对《庄子》注解的书籍简介
......(更多)
庄子希望让人看清楚自己原本所处的不过只是个蚂蚁窝,从而能够生出心胸与志趣,离开蚂蚁窝,开放地体认蚂蚁窝以外的世界。老子却是整理了蚂蚁窝以外广大世界的道理,放回来教你如何处理蚂蚁窝,在这个蚂蚁窝里变得更强、更好。庄子要带人遨游其外,老子则要教人应付其中
庄子不谈如何应付人世,不教人如何处理人世,而是示范用什么方式将人世放到对的位子上,看出其相对的渺小与无妄。庄子要我们打开眼睛,真正看到、衷心相信:人世并不值得我们投注那么大的心力,更不必说耗用全部时间去关切、去应付
人在生活的同时,也习得某种技艺,从初学者的阶段开始,技术逐渐精进,达到“某道”顶点的人也被称为名家、高手。他们精通“某道”,完全掌握“某道”,而体悟“某道”中蕴含的道理,在这一点上,是与依循天地自然法则的生活方式有相通之处的。这样,“某道”的“道”又与“天”、“造物者”、“造化”等意义上的“道”是相通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赚,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