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版《中国》是举全国之力打造的一部史诗级的作品,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与价值观,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其历史影响力远远超过艺术与文化领域。
2019年版《中国》从民生视角捕捉了各民族中华儿女在各领域脚踏实地、奋斗拼搏的精彩瞬间,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和价值情怀。2019年版《中国》是一部集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大型史诗级画册,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本书将在今年的众多主题出版物中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在社会各界将引起巨大的反响。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站在新时代,回望新中国,真实再现中国人的壮丽七十年,奋斗的时代及努力奔跑的追梦过程,这份用视觉谱写的画册,在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同时,也致敬这个时代里的每一位中国人。
01
本书汇聚大量珍贵的优秀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具有独家性和特殊性,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02
书中所选图片都是各个年代最知名摄影家的经典之作,制作团队运用先进的照片修复和翻拍技术,最大程度地还原国家的重大历史时刻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
03
从民生视角展现不同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用镜头记录中国最广大普通老百姓在不同年代里真实的生活场景。
04
这本画册是致敬1959年版《中国》的诚意之作,通过系统性极强的精心编排,展现出宏阔的新中国70年辉煌壮丽的奋斗史诗,感受到中国人民努力奋进的追梦之路。1959 年版《中国》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历史使命,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过文化和艺术等领域。新版《中国》的开本和版式均仿照 1959 年版《中国》,但在内容、体例上更加全面和生动、更丰富且有感染力,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
......(更多)
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出版的学术书籍包括:《视觉的思想》(2002)、《行动的书:关于策展写作》(2012)、《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2014)、《三个艺术世界:中国现代史中的一百件艺术物》(2015)等。
高初,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近十年里,围绕战时及新中国的摄影档案,完成抗战摄影师及其战友、同事、学生二百余人的口述史及档案整理,构成数百万件图像及相关文献的中国革命的视觉档案数据库。这些成果陆续出版,多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主编《前线:中国共产党抗战影像志》(双语版,金城出版社,2015.9)等书。他也是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的《人民的军队》(3卷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主编之一,以及入选2018年十三五出版规划的《中国摄影文献》(6卷本,中国美院出版社)的主编。
晋永权,现为《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著名纪实摄影家。1968年生于安徽;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3年进入《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工作至今。2014年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
郑萍萍,《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视觉融媒主编、《中国摄影》杂志专栏作者。十九年新闻摄影行业一线从业经历,历任中国新闻社摄影部时政组记者,中国青年报社摄影记者、图片编辑。获得过21届全国影展(纪实类)金奖、中国新闻奖图片编辑奖等。近年来,参与过的相关项目:《我们村:中国城镇化影像实录》(作者)
徐家宁,历史影像工作者,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影像的研究和整理。腾讯《大家》签约作者,曾任中国摄影史纪录片《西洋镜》主讲人,译有《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著有《1900,美国摄影师的中国照片日记》《北洋岁月》《航拍中国,1945》《中国历史影像·早期摄影家作品集》等。
王烁,泊岸摄影文献中心共同创办人、策展人、翻译。近期出版有《大卫·柯鲁克镜头里的中国》(合编),即将完成《大卫·柯鲁克、伊莎白·柯鲁克及其家族文献汇编》(45卷)。
......(更多)
......(更多)
导致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工业资本主义和工厂劳工阶级在中国还只是刚刚萌芽,但欧洲无政府主义理论,特别是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