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名为《玉米》的书中,我们看到的首先是“人”,令人难忘的人。姐姐玉米是宽阔的,她像鹰,她是王者,她属于白天,她的体内有浩浩荡荡的长风;而玉秀和玉秧属于夜晚,秘密的、暧昧的、交杂着恐惧和狂喜的夜晚,玉秀如妖精,闪烁、荡漾,这火红的狐狸在月光中灵俐地寻觅、奔逃;玉秧平庸,但正是这种平庸吸引了毕飞宇,他在玉秧充满体积感的迟钝、笨重中看出田鼠般的敏感和警觉。
三个人,三个女人,她们生长于田野,她们都梦想远方。但通向远方的路崎岖、艰险,三姐妹中玉秧走得最远,她的所到之处却是幽暗、逼仄的“洞穴”;在她们脚下和心中横亘着铁一般的生存极限,她们焦渴、破碎于干旱坚硬之地。
——通过对“极限”的探测,毕飞宇广博地处理了诸如历史、政治、权力、伦理、性别与性、城镇与乡村等等主题,所有这些主题如同血管在人类生活的肌肤下运行。对我们来说,读《玉米》是经验的苏醒和整理,上世纪70年代的乡土和城镇、那时的日常情境在毕飞宇笔下精确地展开,绝对地具体,因确凿直抵本质。
所以,这三个女人属于过去时代,那个时代塑造了她们的命运;但她们又属于现在和未来,因为她们来自“中国经验”中最令人伤痛、最具宿命意味的深处——在古老乡土和现代进程之间、在历史和生活之间,“个人”何以成立?她(他)的自由、她(他)的道德责任何以成立?我们从《玉米》中、从那激越的挣扎和惨烈的幻灭中看到了“人”的困难,看到“人”在重压下的可能,看到“人”的勇气、悲怆和尊严。
《玉米》的另一个可能的名字也许应该是《三姐妹》,这个和《玉米》一样朴素的名字让我想起契诃夫,想起他对俄罗斯大地上那三个女人的深情守望。
是的,守望,守和望,守着人、望着命运,这是作家的古老姿态,毕飞宇把这种姿态视为写作的根本意义所在——
......(更多)
毕飞宇,男,1964年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从教五年。著有中短篇小说近百篇。主要著作有小说集《慌乱的指头》、《祖宗》等。现供职于《南京日报》。 近年来毕飞宇得奖众多,其中有: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哺乳期的女人》)。 冯牧文学奖(奖励作家)三届小说月报奖(《哺乳期的女人》《青衣》《玉米》两届小说选刊奖(《青衣》《玉米》)首届中国小说学会奖(奖励作家《青衣》《玉米》)。毕飞宇说:《玉米》是他的最爱,是他为年青一代人写的,他希望他们喜欢。
......(更多)
玉米 第一部分�
1.施桂芳生了小八子
2.玉米长大了
3.玉米的心事
4.长女持家
5.玉米的无声通告
6.丫头该有婆家了
7.书记王连方的斗争史
8.彭国梁回信了
9.示范性的恋爱
玉米 第二部分�
10.恋爱被公开了
11.有庆家的柳粉香
12.有庆家的和王连方
13.玉米最恨之入骨的女人
14.彭国梁要来相亲
15.家里来了解放军
16.万事开头难
17.终于手拉手了
18.有庆家的怀上了
玉米 第三部分�
19.出了大事
20.王连方家倒了
21.玉米成了家长
22.妹妹被糟蹋了
23.最后的支柱
24.了断自己
25.过日子要有权
26.秘密相亲
27.紧张初夜
玉秀 第一部分�
1.玉米出嫁
2.玉秀这个骚狐狸
3.春天那个寒夜
4.玉秀没了靠山
5.小镇生活
6.玉米的计划
7.遮不住的羞耻
8.在王家庄呆不下去了
9.玉秀的心思
10.后妈难当玉秀 第二部分�
11.还是前世冤家
12.隐秘的志向
13.师徒关系
14.小唐的算盘
15.无法抗拒的恐惧
16.家庭矛盾
17.马屁的方向
18.郭左回家
19.催人遐想的缠绵
20.情窦初开
玉秀 第三部分�
21.解决床上问题
22.为了脸面
23.不能自制
24.玉秀的白日梦
25.严守秘密
26.小唐没帮上忙
27.爱恨交织
28.比死绝望的却是生
29.玉米生了
30.别拿自己当人
31.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玉秧 第一部分�
1.为了集体荣誉
2.不值钱的幺妹子
3.扬眉吐气的夏天
4.宿舍失窃案
5.利用机会整顿作风
6.一触即发的紧张
7.问题解决了
8.校卫队成立
9.校卫队负责人魏向东
玉秧 第二部分�
10.成了地下工作者
11.宿舍里的阵营
12.莘莘学子的节日
13.秘密排练
14.玉秧被“枪毙”了
15.遇到诗人楚天
16.陶醉是别样的苦
17.恋爱了、失恋了
18.八二(3)班大胜
19.诗人疯了
玉秧 第三部分�
20.做了一回贼
21.标准的第“三种人”
22.魏向东的痴迷
23.“呆丫头”出大事了
24.究竟谁是告密者
25.窗户纸给捅开了
26.玉秧的成就感
27.有人巴结玉秧了
28.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9.掉进了人民的汪洋大海
......(更多)
玉米的第一次掌权是在中午的饭桌上。玉米并没有持家的权力,但是,权力就这样,你只要把它握在手上,捏出汗来,权力会长出五要手指,一用劲就是一只拳头。父亲到公社开会了,玉米选择这样的时机应当说很有眼光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