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史的研究可以限於生老病死的基本經驗,也深具潛力發展出對國家、社會乃至宇宙的各種譬喻。本集主要從性別化的身體觀和醫療化兩個角度,收錄探討性別、身體與醫療交互作用的九篇論文,其中雖涉及對性與美的欲望,但大多則專注於產育的母體。
這或許更能反映傳統社會,其中身體最重要的功能是生產與再生產,而非引誘或放縱;身體最常體驗的挫折是吃不飽穿不暖,而非情慾受到壓抑。但再現與經驗,情慾與產育,在醫療論述中恐怕也難以二分。讀者閱畢,或不難察覺,婦科醫學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充斥著母體與欲望之體的鬥爭。
李建民,〈督脈與中國早期養生實踐—奇經八脈的新研究之二〉
李貞德,〈漢唐之間求子醫方試探—兼論婦科濫觴與性別論述〉
吳一立,〈鬼胎、假妊娠與中國古典婦科中的醫療不確定性〉
鈴木則子,〈鏡中美女—從江戶時代的化妝書看美容意識的變遷〉
李尚仁,〈女人與蟲—兩性分工、種族概念與萬巴德的絲蟲研究〉
游鑑明,〈近代中國女子健美的論述(1920-1940年代)〉
吳嘉苓,〈台灣的新生殖科技與性別政治,1950-2000〉
傅大為、成令方,〈初論台灣泌尿科的「男性身體觀」〉
祝平一,〈塑身美容、廣告與台灣九0年代的身體文化〉
......(更多)
......(更多)
......(更多)
妊娠的不明確性逐漸地和女性虛弱的語言連結起來,而不是外在侵擾。
“血親的重要性”重新成為被挪用的社會論述,以合理化新生殖科技的使用。在1970-80年代初期因為AID而淡化“男性的種”、甚至淡化血親觀念的情況,在1990年代已經遭到改寫。正是對於血親的強調,使得IVF(例如,多胞胎造成的危險)與ICSI(例如,遺傳不孕的可能性)的爭議得以淡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