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涵变

涵变
作者:马勇
副标题:清末民初的国家建构与现代困境(1895-1917)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年:2024-10
ISBN:9787520215213
行业:其它
浏览数:15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国家政体的建构,即从1895年甲午战后到1917年张勋帝制复辟失败的二十二年的历史,从大历史视角来说,这是三千年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

甲午战后的中国进入维新时代,探索中国政治体的转型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大阿哥事件、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等虽然为中国政体的转型摁下了暂停键,但自上而下的社会共识已经达成,人人都认为唯有变革才有出路,清政府重启新政,《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向现代国家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历史充满了偶然,在不可控、无法预见的多种变量的作用下,清廷退出中国的政治,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成功了,后世中国的国家建构,都是以此为原点展开的。虽然此后就是军人、政治家、新旧官僚、新旧知识人、革命党人等在立宪与共和之间的大讨论与大博弈,但中国前行的方向没有变:逐渐成为现代国家。

因病去世的袁世凯用最特殊的方式化解了巨大的政治危机,中华民国重建,张勋复辟帝制成为一场闹剧,段祺瑞成为“三造共和”的英雄,从共和到帝制再到共和,中国终于走出了帝制,也涵化出了自己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一个全新的现代中国正缓缓走来。

......(更多)

作者简介

著名历史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河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近代中国文化、中国近代史、中国文明史、中国学术史、儒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叠变:鸦片、枪炮与文明进程中的中国(1840-1915》《中国儒学三千年》《激荡:晚清二十年》《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超越革命与改良》“晚清四书”等,以及董仲舒、严复、章太炎、梁漱溟、蒋梦麟等人的传记,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更多)

目录

目录

导论回望1895—1917 / 001

第一章现代中国前奏

转向现代之必然 / 033

华夷之辨 / 040

君主与民主 / 049

执其两端而用中 / 062

第二章现代中国的起点

民族主义诉求 / 071

变局起南国 / 090

重置未来 / 092

第三章新希望与新困扰

开启新纪元 / 107

新教育:一项被耽搁半个世纪的改革 / 120

变革引领者 / 128

自由经济法制环境 / 132

新困扰 / 141

第四章众声喧哗:同一个时代里的不同梦想

一个人的觉醒 / 147

维新思想发生与坚持 / 162

“割辫与绝” / 211

贵族之蜕变 / 225

一个人不同阶段的不同选择 / 250

第五章“灰犀牛”:好方案与坏手段

资本属性 / 273

一个不算坏的政策选择 / 280

出乎预料的反弹 / 283

一批“愚蠢的”明白人 / 290

第六章共和初造

最后的理想主义者 / 308

“流质善变” / 323

“共和英雄” / 348

第七章“非袁莫属”

开缺回籍养疴 / 373

时势要英雄 / 397

中国的唯一出路 / 410

第八章乍暖还寒:现代困局

“意义世界” / 429

重建威权体制 / 441

一个制度史解释 / 446

制宪会议:短视与远见 / 464

第九章历史是自己写的

现代要旨 / 490

权力架构缺陷 / 496

国体的选择与急不可耐 / 510

第十章挫折与重建

寻求意义 / 520

一位独特的保守主义 / 525

共和正解 / 530

想象的历史机遇 / 537

归复旧制 / 552

历史如何能一马平川 / 559

......(更多)

读书文摘

清政府毕竟不是现代政府,它虽然渴望向现代社会转变,渴望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但这种转变、进步与发展毕竟要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即以不损害皇权和作为统治阶级的满洲贵族的利益为基本前提

中国现代化的超前与失序,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遂使矛盾越积越深,终于演化成一个又一个的激进运动,结果是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