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通。
如今,在这个地球上,暴力事件频发,人们的仇恨、矛盾、对立上升到一定程度,似乎必须酿成流血事件才算得以发泄。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和动力,我们完全可以从提升内在自我出发,改善这个局面,改善人类社会的未来,缔造永久的和平。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学习非暴力沟通方式,使用这种爱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认真倾听对方的请求,达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通和真正的和谐共处。这,并不是天方夜谭。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培育对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和谐互助。在使用爱的语言的同时,我们也提高了自己爱的能力。
非暴力沟通(又称爱的语言)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沟通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它的培训目前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非暴力沟通》入选了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
这次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制作了珍藏版,致力于使非暴力沟通的理念进一步得到推广。
......(更多)
马歇尔•B•卢森堡博士,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荣获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卢森堡博士早年成长于动荡不安的底特律市,这使他对于怎样运用新的沟通方式在面对暴力时可以和平解决分歧,发展出浓厚的兴趣。这方面的兴趣,使他于1961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师从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获得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随后的生活经历以及在比较宗教学方面的研究,促使他发展出非暴力沟通模式,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用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卢森堡博士第一次应用非暴力沟通模式,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资助学校里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项目中,进行调解和沟通技巧的培训。1984年,他成立了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如今,有超过200名经CNVC认证的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NVC培训。
卢森堡博士手上拿着吉他和木偶,多年来前往世界上一些最为暴力的地区工作,他身上充满了精神能量,告诉我们,如何创造一个更加和平、更加令人满意的世界。卢森堡博士目前定居于瑞士。
......(更多)
目录
001 译序
004 前言
001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我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我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015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025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037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我在美国学校学了21年,却想不起有什么人问过我的感受。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
047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063 第六章 请求帮助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
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085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
105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
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
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119 第九章 爱自己
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
133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在我看来,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
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153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我们都知道,惩罚将导致关系的疏远。一旦我们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们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
163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
177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有一天晚上,当我向我的儿子布莱特指出他没做好家务活时,他反驳说:“爸,你想想,你是不是倾向于指出问题,而很少肯定我?”他的话在我脑海中盘绕了许久。
186 后记
189 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
190 编后记
......(更多)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达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不得不,公司规定,领导说的……用这种开头的话,都是在回避责任。
1、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
3、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比如,为了钱,为了得到赞同,为了逃避惩罚,出于羞愧和内疚,还是为了履行职责。
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要分清楚请求和命令。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求的可悲表达。
一旦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相同的人性。
沮丧是因为一个人处于激烈的内心冲突之中,无所适从。我们内心也有一种声音说,“我想这样做”;但又有一种声音说,“不,你不应该这样做”。这样,我们就陷入了僵局。
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感激,不要那么谦虚,因为你没有那么伟大。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释放压力。
我们不能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那是很危险的。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愤怒就转变为服务需要的情感。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分析妨碍了聆听。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倾听亲人极为困难。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求。比如,“你让我很生气”转化成“我需要你的关心”。
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2、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应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比如,同事太冷淡,反映着你正需要前辈的指导。男朋友好抠门,反映着你可能正在大手大脚。
不要强人所难,那是在企图去驯化对方。
没有沟通交流的爱情婚姻,注定是结束的,没有沟通交流的合作和梦想,注定会是失败的。
例子多。作者作为心理学家和多年心理咨询师,拥有大量的亲身经历。干货配上汤,口感才更佳。还发现一点,几乎所有例子,都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事情从坏变好,满足人心中的善的愿望,读起来特别痛快。
人的一生,没有谁是事事都是得意,两个人的沟通有%是情绪,%的才是内容,如果沟通情绪不对,那内容也就是会给扭曲了,所以沟通内容之前,情绪层面一定要梳理好,不然误会只会越来越深。
干货多。作者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研究透彻,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可以帮我们提升认识,改变错误的沟通习惯,进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非暴力沟通,它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无论你做了什么,无论你说了多少,不用对方喜欢的沟通方式与她沟通。就象一切没有发生一样。空的回忆。
无论你做了多少,没有正确的沟通,别人甚至因为你的不正沟通而受到困扰,那你的功劳减半。
事情并不是非黑则白,还有很多中间状态;沟通最难,但还是要多沟通;面带微笑,宽容别人。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喜欢去做评论。比如,你真的很懒。但是,这样的言语并不会起到促进沟通的效果。但你可以这么来说,我们说好每天晚上都要倒垃圾,我看你一周倒一次垃圾,我感觉有点失望。因为我希望我们的家可以整洁,你以后可以每天去倒垃圾吗?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已,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借助这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他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论人。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已和他人的需要。
我讨厌你的沟通方式,可你却玩的很有意思。这叫做沟通误差,我说我的,你说你的,所以人生注定无交集。
区分观察与评论:社会心理学中有一条阿伦森第一定律: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描述观察而不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论,从以下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观察与评论的差别:
善于沟通,善于交流,且坦诚对待,真诚有礼貌。沟通与交流是一种技巧,需要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摸索。
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已和他人产生新的体会。
一个人连正面沟通都不能够和你沟通,不要相信他有爱你,他一定另有目的。为了他的工作和表现而已。
沟通可以消除一切障碍,也可以让各方基本满意,委屈求全,还是皆大欢喜就不是沟通所能界定了。
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满足。即使他们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压力,很可能使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已。
(小结)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已,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
你取之于我,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当你知道我因施与你而快乐。 你明白,我的给予不是让你欠我的人情,而是因为我想活出对你的爱。欣然地接受,或许是最佳的赏赐。
某种思想和方法在我们这里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我们相信它。
学习让自己更好,不如学习如何爱自己。
一方面,人人都需要爱,它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要素;另一方面,爱是一门艺术,可以学习和发展它。
不把处境和自己看成是问题,我们更有能力应对。
要想获得心灵的成长和人生的幸福,请按自己的节奏慢慢来,慢下来,慢慢来会比较快。
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的经验,我们是借助这样的经验尝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处境,它不必然有用,但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可以据此发展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对话中,听到评判、强迫和拒绝说明你在解读,分析评判在先,关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才能增进理解。
满足需要要有所行动,行动才使改变真正发生。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功夫,跟有经验的人学习,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温暖、力量和深刻。
当你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全力以赴时,痛苦就不会来打扰你,而且能够获得想要的支持。
在我看来,学习非暴力沟通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观念,建立非暴力沟通的意识,学会注意力的运用。
我们习惯于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迟到30分钟,我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半小时,而是会评判他是个不守时或者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观察现实和觉察感受是真正智慧的表现。
听了你的话,我仿佛受了审批,无比委屈,又无从分辨,在离开前,我想问,那真的是你的意思?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避免或化解矛盾冲突的关键,是彼此把对方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我理解把非暴力沟通用于生活,首先不是为了更好,而是为了避免更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