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解析社会

解析社会
作者:[瑞典] 彼得·赫斯特洛姆
译者:陈云松 / 范晓光 / 朱彦
副标题:分析社会学原理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10
ISBN:9787305280818
行业:其它
浏览数:4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社会学理论和研究的解释力提出了较为严肃的质疑。为了回应这些质疑,著名社会学家彼得·赫斯特洛姆在这部著作中论述了以分析为导向的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基础,主张只有系统地发展社会学理论,才能使其具有解释力和精确性。在本书中,他探讨了各种行动和互动的机制,并展示了如何在微观和宏观之间,以及理论与实证研究之间建立紧密联系。

这是一部清晰、简洁且富有原创性的著作,于200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翌年即获美国社会学协会(ASA)詹姆斯·科尔曼图书奖(James S. Coleman Book Award),并被陆续翻译成德语、意大利语、瑞典语,不断吸引着新的读者。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欣然为本书中文版作序。

......(更多)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彼得·赫斯特洛姆 1955年生于瑞典。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牛津大学社会学教授、欧洲社会学协会主席、瑞典社会学协会主席。先后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牛津大学、林雪平大学执教。他与理查德·斯威德伯格(Richard Swedberg)于1998年合著的《社会机制:社会理论的分析方法》(Social Mechanisms: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Social Theory)是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关于译者

陈云松 牛津大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8)。兼任多种知名SSCI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社会学、数字人文、社会心态与传播、社会治理和网络。主要著作包括Understanding China Through Big Data: Applications of Theory-Oriente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Causal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Labor Markets and Beyond、《社会远观:人文社科的大数据视野》,主编《社会科学杂志》,主持汉译《牛津社会学词典》。

范晓光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国际社会学会理性选择研究委员会(RC45)理事,全球精英数据库(WED)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转型与分层、计算社会科学、科学社会学和精英社会学等。主要著作包括《镜中之我:中国社会的主观不平等》《边界渗透与不平等:兼论社会分层的后果》等。

朱彦 牛津大学社会学硕士,任职于上海文广集团,志奋领学者。曾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从事多年新闻记者和编辑工作,参与东方卫视青藏铁路通车、直击日全食等大型直播节目并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更多)

目录

1/1 社会学的分析传统

2/1.1解释

3/1.2解析和抽象

4/1.3准确和清晰

5/1.4行动

7/1.5社会学的分析传统

10/1.6本书纲要

12/2 社会机制和解释理论

13/2.1社会学理论化的分类

16/2.2覆盖律解释

22/2.3统计学解释

25/2.4机制性解释

32/2.5差别和相似

34/2.6本章回顾

36/3 行动和互动

40/3.1DBO理论

45/3.2社会互动

48/3.3社会互动和有关行为模式

50/3.4由信念调节的社会互动

55/3.5由期望调节的社会互动

58/3.6由机会调节的社会互动

60/3.7机制之串联

62/3.8机制的类型

64/3.9理性选择理论化过程中的工具主义

70/3.10结语

72/4 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

75/4.1个体与社会: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区别

81/4.2个体与社会之间关联的复杂性

82/4.3期望、信念与行动的社会模式

94/4.4社会结果和群体联系

105/4.5结论与讨论

108/5 论因果模型

108/5.1社会学中的因果模型传统

112/5.2社会学理论与因果模型

115/5.3预测准度意味着一切吗?

117/5.4因果模型、社会互动和社会结果

121/5.5概要与结论

123/6 定量研究、基于主体的建模和社会理论

127/6.1定量研究与基于主体的建模

129/6.2社会互动和青年失业率

133/6.3摆脱失业状态:统计估算

142/6.4一个简单的基于主体的失业模型

147/6.5经实证校准的基于主体的失业率模型

154/6.6总结

156/ 7 尾声

166/ 参考文献

189/ 索引

208/ 译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