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樊纲,1953年9月生于北京;1969
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5年
转到河北省围场县;1978年考入河北大
学经济系(77级),学习政治经济学专
业;1982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专
业;1985年至1987年赴美国国民经济
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1988年获
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
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92年至1993
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4 年至
19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究生院教授,并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
中青年专家。
......(更多)
目 录
编者絮语
引 言
I选择与约束
无处不在的限制
机会并不均等
选择的余地
社会进步的意义
Ⅱ幸福之评价
试析种种标准
闲暇的快乐
机会成本
“均衡”“中庸”辨
Ⅲ“偏好”的差异
分析和假定
先天的爱好
“养成的”兴趣
Ⅳ“无为”与“野心
不同的“活法”
“为过”和“未为”
妒嫉和“攀比”
金钱与权力
金钱的悖论
权力和约束
“为他”与“为己”
“利他主义”
一般和特殊
欺骗和道德
能力与性格
天赋的差异
生活的积累
复杂的性格
真诚和宽容
需求与供给
竞争和创新
社会的需要
“时髦”的风险
机会和诱惑
投入与产出
生活的艰辛
没有免费的午餐
多样的人生
预期与风险
预期的作用
“风险”的把握
求解“人生方程”
如何“列式”
“理性”是否存在
偶然性的作用
两难选择之一:回国的代价
去与留的难题
“梁园”确有好处
与己无关的享受
事业的“情结”
外来人的位置
“代价”和“良心”
两难选择之二:下海的诱惑
面对新的环境
重新审视自己
没有轻松的人生
修订后记
......(更多)
不过我想林先生(林语堂)的实际(而不是他所向往的那种选择),是可以用‘兴趣与职业完全相符’来加以解释的,不然那文章不会写得如此潇洒、流畅、超逸、乐观,一点不见生活所迫或急功近利的痕迹。就个人来说,选择与自己兴趣相近的事,作为职业,无论如何总是最佳的选择,是我们每个人都力求实现的一大目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