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解读<西游记>》以问题为纲,提炼出了小读者最关心、兴趣最浓厚的一些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出发,深究《西游记》的文学魅力及背后丰富的蕴含。作者用一种活泼、生动、“接地气”的口语化演说形式来对《西游记》进行解读,幽默、有趣、好读,并和严肃认真、一板一眼的学术考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能引起小读者的兴趣。作者对《西游记》的解读并不停留在作品本身,更是挖掘出了阅读名著在当今时代的意义,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还能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这也是我们鼓励孩子阅读经典名著的终极目的。
......(更多)
李天飞,作家、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硕士,曾在中华书局担任编辑,有《西游记》校注、《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等专著。责编《<花间集>校注》《中华书局藏徐悲鸿书札》《<张籍集>系年校注》等。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为“中国诗词大会”等知名电视节目出题人,并担任北京电视台“故事大会”等节目的演讲嘉宾。亦工诗词、书法。
......(更多)
目录
一、《西游记》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二、取经之路和真实的地理相差多远?
三、《西游记》宣扬的是什么思想?
四、我们能从《西游记》里学到什么?
五、《西游记》的故事是如何诞生的?
六、怎样才能获得超能力?
七、为什么孙悟空会筋斗云,却不能背着唐僧飞到西天?
八、毫毛变化的东西能随意使用吗?
九、为什么说孙悟空是童心和真心的象征?
十、靠什么才能走完西天路?
十一、孙悟空该不该大闹天宫?
十二、为什么要给孙悟空戴紧箍咒?
十三、孙悟空打仗的时候为什么不用定身法或隐身术?
十四、取经成功后,孙悟空为什么没有回花果山?
十五、如何评价唐僧?
十六、如何评价猪八戒?
十七、如何评价沙僧?
十八、遇到困难时,白龙马为什么很少帮忙?
十九、《西游记》里的神仙都是至高无上的吗?
二十、《西游记》里到底谁最厉害?
二十一、乌鸡国故事与《哈姆雷特》有什么关系?
二十二、为什么唐僧又叫“江流儿”?
二十三、荆棘岭的树精为什么会写诗?
二十四、如何破除那些关于《西游记》的谣言?
二十五、《西游记》在今天的价值是什么?
......(更多)
作为文学名著,“刻画真实的人性”是其最大的任务,而不是塑造一个全民道德标兵——事实上,完美无瑕的人性是不存在的。文学名著并不天然具有社会宣教的义务,它只是如实地反映人性而已。 人生如果总是一帆风顺的,就体现不出来人性的问题了。一个人展现出人性,恰恰是在面临着两难选择的时候。
把天地当作一间大房子,在这种胸怀之下,斤斤计较什么道路艰难,不是很狭隘的事情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