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乡村与革命

乡村与革命
作者:吕新雨
副标题:中国新自由主义批判三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11
ISBN:9787561799451
行业:其它
浏览数:2

内容简介

我们究竟要建设怎样的农村?是新自由主义式的土地彻底私有化、农业全盘商业化,如那些大房地产商任志强、潘石屹之流所梦想的让大资本下乡,让农民全部成为雇工,彻底完成乡土中国的现代化改造,还是以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为引导,立足中国农业小农经营的实质,在包产到户的基础上,坚持土地国有制,完善土地承包制,加强集体所有制,创造多种劳动联合以及资金、种子、灌溉、农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形式?

《乡村与革命》并没有武断地、甚至最后也没有来告诉我们她心目中的答案,而是沉稳地回顾了美国和苏俄农业发展的历史,展示了美国农业成功发展并良性反哺工业的实质,以及苏俄农业发展的失败的根本原因。通过这些实质性的展示,凡是有良心的、有判断力的、爱国的中国人,自然能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

在《乡村与革命》中,作者告诉我们,美国农业的成功,在本质上与农业无关,美国农业的成功是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成功。在一开始,美国政府通过残酷屠杀了几乎整个北美大陆的印度安人种群后,拥有了无限广阔国有的“无主土地”,然后,通过国家资本(政府的大规模补贴)和私人财团大资本的源源不断的投入、持续百来年的黑奴的贩卖、全球自由贸易、军事霸权和战争,以及20世纪以来的经济殖民主义,以非洲大陆的凋敝、第三世界农业的衰败为代价,获得了美国农业的强劲发展,成功地反哺了美国工业的发展。美国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的成功也是特殊的,没有以上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这些血腥的代价,以及美国的世界性的霸权,美国的农业是不会仅仅由那些自耕农推着小推车就自由地发展壮大起来的,这个说法就好比市场经济中所谓看不见的手,都是资本主义的忽悠人的神话。

在《乡村与革命》中,作者还回顾了苏俄农业发展的历程。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从俄罗斯到苏维埃的建立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这一点在农业的发展政策上也能看得很清楚。但是,当苏俄以集体农庄的方式组织大规模生产之际,对内缺乏资本的投入以及劳动力的补充,对外缺少市场的倾销,以华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内部流通无法抗衡欧美的全球化的力度,最终,当苏联农业一度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不得不以黄金来购买美国的小麦。这是冷战时期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可见对于一个大国而言,独立的粮食生产,与自主的粮食安全有多么重要。农业上的衰败,完全不足以依靠工业的现代化来弥补,相反,只有农业成功地反哺了工业,一个国家的发展才能走上正轨,英国如此,美国也一样,而作为一个后发的民族,在经过了向资本主义的老牌帝国挑战整整70年后,俄罗斯人失败了,他们的失败相当值得同情,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是我们必须吸取的。

如今的中国,已经深深地卷入了欧美构建起来的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我们既没有无限的土地可供大规模开发,也没有殖民地进行系统的倾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农业还缺乏强大的国家补贴政策的保护,目前工业对农业剩余人口的吸纳也已经达到饱和。苏俄式的做法,我们在历史上已经尝到了失败的教训,而放弃以土地国有制为前提的土地承包制度,在土地个人私有制的情况下,让大资本(何况所谓的大资本,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国际资本的烙印)的下乡,目的当然是资本主义式的,以最大的利润为指向,既不会更多顾及粮食安全,也不会考虑失去土地的农民在从城市退出后的出路,南美的单一作物经济,还有菲律宾和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已经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通过本书的历史的回顾,结合我们当下的情况,中国未来的农村究竟应该如何建设,想必道路已经非常明确。虽然满怀激情,但作者的写作理性严谨,论述建立在相关的历史文献、经济学研究文献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品的基础上,史论有据,结论有力,有的放矢。

......(更多)

作者简介

吕新雨,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复旦—金史密斯纪录影像研究中心(Fudan-Goldsmiths Documentary Research Centre)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书写与遮蔽——影像、传媒、文化论集》等。

......(更多)

目录

序(林春)

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一、列宁的“美国式道路”理论与俄国一苏联的农业资本主义

二、美国的“美国式道路”及其农业资本主义的全球霸权

三、“普鲁士道路”、军国主义与后发资本主义农业

“东方封建专制主义”与中、俄(苏)20世纪的革命与道路之辩

一、“关中模式”与列宁的“美国式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封建观”与秦晖的“分家”理论

三、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农业问题

“亚细亚专制主义”与20世纪的中、苏(俄)革命与道路之辩

一、究竟什么是“雅典(罗马)道路”?

二、“亚细亚东方专制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学说

三、“亚细亚生产方式”与20世纪的中、苏(俄)革命与道路之辩

四、结语:中国能够“脱亚人欧”吗?

附录

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民工潮的问题意识

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