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编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录像艺术家和媒体艺术家撰写的文章、批评家访谈、艺术家对话等,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他们在录像艺术探索、技术创新、互动媒体实践、当代艺术展览,以及技术时代人的感受、智力、社会交往、信息环境和美学趣味的变化,为研究当代媒体艺术、数字影像艺术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文献。
......(更多)
丛书主编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片人,主要研究欧洲电影史、电影理论、图像理论与西方艺术理论,著有《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
本书主编
王杉,青年学者,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媒体研究硕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美国电影史、数字媒体艺术、影视社会学和艺术理论研究,研究之余从事人文与艺术理论的学术翻译工作,参与主持翻译《劳特里奇电影与哲学指南》,在《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和学术译文。
......(更多)
白南准
-诺伯特·维纳与马歇尔·麦克卢汉(1967)
-机器展览随笔(1968)
-无纸化社会的拓展教育(1968)
维托·阿肯锡
-电视、家具和雕塑:美国视角下的房间(2002)
布鲁斯·瑙曼
-你自己的中心(1975)
-继续拆开它——与布鲁斯·瑙曼的对话(1986)
-奇特的西部——与四位旧金山艺术家的访谈(1967)
玛尔莎·罗斯勒
-录像:告别乌托邦时刻(1986)
丹·格雷厄姆
-建筑之于录像(2015)
瓦苏尔卡夫妇
-另类视觉的实验——瓦苏尔卡与奥苏贝尔的对话(1983)
-新技术的模式与变体——伍迪·瓦苏尔卡访谈(1992)
比尔·维奥拉
-作为艺术的录像(1984)
-黑暗视频——论影像的死亡性(1990)
-录像艺术的时空之维——比尔·维奥拉访谈(1985)
-答约格·组特问(1992)
道格拉斯·戈登
-影像的记忆巡回——道格拉斯·戈登访谈(2001)
斯坦·道格拉斯
-戴安娜·塔特尔对话斯坦·道格拉斯(1998)
克里斯蒂安·麦克雷
-克里斯蒂安·麦克雷对话迈克尔·斯诺(2000)
萨比格尼·瑞比克金斯基
-论视觉图像(2011)
威廉·肯特里奇
-把太阳还给我们——肯特里奇与彼得·加里森的对话(2012)
马修·巴尼
-解剖课——马修·巴尼的《悬丝》系列(2003) 阿瑟·丹托/文
-《堡垒》词典(2018)
黑特·史徳耶尔
-观察者的技术——珀特阿斯与史徳耶尔的对话(2015)
-如何搭建一个可持续的艺术界——黑特·史徳耶尔访谈(2019)
录像艺术史大事记(2007) 迈克尔·拉什/文
录像艺术:第一个五十年(2020) 芭芭拉·伦敦/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