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更多)
......(更多)
"在两种放在同等距离,发出同等香味的食物之间,一个人纵然自由,也会吃不上食物活活饿死。" (但丁《神曲》《天堂篇》)
…因此,根据这一观点,物质世界的法则被认为是最根本的,而且又承认物理的影响。因而这些国家真的相信,真理在物理学的、而不是在形而上学的科学中,因此除了所谓的“自然的魔术”之外拒绝承认所有其他的东西,“自然的魔术”是一个包含着同“超自然的物理学”一样的荒谬性的词,但它仍然经常被很严肃地使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