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為作者結合史學與人類學之作《華夏邊緣》、《羌在漢藏之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擇》等書的知識論基礎。透過人類生態、本相/表相、認同/記憶、文本/情境等概念,作者提出一種由表相(文本、圖像、電影、社會事件等等)認識社會現實本相的分析法。稱之為反思史學,作者希望讀者/研究者能因此練就如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範知識蒙敝的真實世界及其歷史變化過程,因此對外在世界有真實體認,以及反思與反應。
......(更多)
王明珂
1952年出生於南台灣黃埔軍校旁的眷村。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1983),美國哈佛大學博士(1992)。任職於歷史語言研究所30年,目前為該所特聘研究員。2014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30屆人文社會科學組院士。長期從事於結合華夏與華夏邊緣,以及結合人類學田野與歷史文獻的中國民族研究,其多點、移動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東緣羌、藏、彝族地區。主要著作有《華夏邊緣》、《羌在漢藏之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擇》,以及《尋羌》、《父親那場永不止息的戰爭》等田野雜記及隨筆集。
......(更多)
引言
謝詞
前言—為什麼赤腳慣了踩在銳石上不知痛?
第一章 事實與現實
第二章 典範與邊緣
第三章 人類社會的基本面貌
第四章 表相與本相
第五章 記憶與社會
第六章 文本與情境
第七章 文本結構與情境結構
第八章 三種文本表徵分析策略
第九章 結語:邊緣、移動與反思性研究
附 錄 《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電影與小說觀讀之後
參考書目
索引
......(更多)
在一族群认同中,人们不仅以“历史”来强调本族群成员的共同起源,也以“历史”来描述我族边缘人群之由来。这些描述我族边缘人群之“历史”,或表达书写者心目中对他者的异类感(为何他们是“非我族类”),或表现书写者期望“他者”成为我族一部分的企图。无论如何,这些文本都是认同情境下的表征,它们也强化(或逐渐改变)人们的认同情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