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此在是可怕的双重生活,
唯一的出路也许只有发疯。
极简风图像小传,魂穿卡夫卡,
体验别扭而伟大的一生。
——————————
【内容简介】
弗朗茨·卡夫卡不仅写文章,也很爱画画:“嘿,过去我是大画家”,1913年,在写给日后与他订婚颇久的菲莉斯·鲍尔的信里,他半是戏谑、半是骄傲地谈到了自己的艺术抱负。他对自己的画曾经“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满意”。在他的百年忌辰,用一本漫画传记纪念他岂非再自然不过?何况作者还是像卡夫卡那样惯用简笔画风的尼古拉斯·马勒?
马勒在本书中以独一无二的幽默传神方式展现了卡夫卡的人生与作品,还敢于回答一些颇为重要的问题:卡夫卡撰写《穷游》指南的计划为什么失败?他的一部代表作的续篇《格里高尔·萨姆沙复原记》是谁写的?《白人女奴》是什么?《完全卡夫卡》里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和许多其他内容。
——————————
【编辑推荐】
还没见过画画这么疯的,遇上卡夫卡就更疯了!
图画少少,乐趣大大,画家一开始就疯了。
幽默、讽刺,但绝不胡说。JI简、留白,却非常有趣。
屡获殊荣的漫画家尼古拉斯·马勒,这次对卡夫卡动手了!
当幽默大师卡夫卡登上了另一位幽默大师的解剖台,
深邃被幽默打断,痛苦被玩笑化解。
.
快速魂穿卡夫卡别扭而伟大的一生,还有他笔下ZUI好笑的内容!
马勒简洁地概括了卡夫卡的一生,公允呈现卡夫卡的复杂性,同时保留他的幽默,偶尔以含蓄的讽刺加以点评,但大多时候让卡夫卡自己发声。
在这里,我们和作者一起审视卡夫卡的布拉格德裔犹太社区的根源,以及困扰他一生的自我怀疑。
《城堡》《饥饿艺术家》《变形记》……经典作品精髓一秒GET!
.
我们的此在是可怕的双重生活,唯一的出路也许只有发疯!
卡夫卡觉得自己的此在是可怕的双重生活,唯一的出路也许只有发疯。
他在一封信里总结道: 时间很短,力量很小,办公室可怕,住宅吵闹。
和卡夫卡一起发疯,是纪念他的最好方式。
——————————
【专家推荐】
机智而又亲切,而且带着对素材的深刻理解。
——马克·赖希温,《周日世界报》
马勒将卡夫卡的生活和作品组装成一个小型的“完整艺术作”——既赞扬又分析了卡夫卡的神话。
——弗里茨·戈特勒,《南德意志报》
马勒的每一部新作品,都有一种不可忽视的讽刺手法……他(的漫画)揭示了他所涉猎的主要作家的某些结构和偏好,甚至是痴迷。同时,他又避免了对作品进行不成熟的恶搞,而是以彻底的分析方式来看待它。
——拉尔夫·特罗默,《每日新闻报》
马勒正慢慢确立自己作为天才的地位。
——彼得·皮萨,《信使报》
在《完全卡夫卡》中,尼古拉斯·马勒以奇妙的冷幽默方式看待这位作者……非常有趣!
——《星期五报》
......(更多)
作者 | 尼古拉斯·马勒(Nicolas Mahler, 1969 - )
奥地利漫画家、插画家,在法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地出版过二十余种作品。
马勒擅长以漫画形式呈现文学名著,如托马斯·伯恩哈德的《历代大师》、罗伯特·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等。
马勒画风极简,具有“卡夫卡式”特点,曾多次获得各类奖项,2006年获“马克斯和莫里茨奖-最佳德语漫画奖”时的授奖词为:“尼古拉斯·马勒笔下的人物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没有嘴——无疑却有性格。马勒一直能通过极简的画面和微妙的幽默以寥寥数笔传达神韵。他在作品中以高超的技艺在平庸、荒诞和卡夫卡式之间摆荡。”
译者 | 徐庆
语言学博士,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曾在“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和“上译杯翻译竞赛”中获奖,译有《古代遗产》《国家竞争与理性》《耳证人》《资本主义简史》等书。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