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讲述十七世纪江南风雅巨擘钱谦益的精彩之作,围绕其诗文、人际交往、功过评说展开,为读者还原一个立体的钱谦益。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志雄代表作,解码钱谦益诗文中的典故、象征、隐喻,抵达文人心态与生命的实相!
【本书亮点】
1.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志雄代表作,复旦大学古籍所所长陈广宏教授鼎力推荐。
2.展现立体而又多元的钱谦益形象。本书讨论了钱谦益生前对竟陵派的攻排,与柳如是的《东山酬和集》,与王士禛、钱曾等后学的交往,以及逝世100年后乾隆仍禁毁其诗文等诸多议题。同时关注到了钱谦益诗文在海外的流传与影响,并以清末民初钱谦益诗文的“复出”收束全书。
3.以文本细读为基础,进入诗人生命。钱谦益的诗文较为难懂,作者重视文本细读,分析细腻绵密,带领读者从诗歌文本出发理解诗人。
4.研究视野广阔,内在逻辑完整清晰。本书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关照、书籍版本与印刷、诗文经典化、异域接受等多重研究视角,集中体现了作者“通过文本想象作者”“通过‘关系’理解人”的研究旨趣与进路。
5.手把手教用福柯、布迪厄理论。参照福柯消解“作者”主体意义、关注文本脉络的理路,重视对钱谦益诗文文词、语言系统的深度挖掘;引入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讨论“行动者”与“社会空间”如何共同营构阶级、位置、权力关系,并比照、审视陈寅恪考论人际关系的思维与方法,彰显社会关系学对明清文史研究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6.封面设计精美,贴合本书主题。封面以红豆树为主要素材,呼应代表着钱谦益与柳如是的特殊意象,与本书主题甚为契合。同时,采用了热压、模切等多种常见于特装书的特殊工艺,精致素雅。
【内容简介】
一本讲述十七世纪江南风雅巨擘钱谦益的精彩之作,围绕其诗文、人际交往、功过评说展开,通过解码他诗文中的典故、象征、隐喻,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立体的钱谦益形象。
本书从钱谦益的诗文入手,讨论了钱谦益对竟陵派的攻排,与柳如是的《东山酬和集》,与王士禛、钱曾等后学的交往,以及逝世100年后乾隆仍禁毁其诗文等诸多议题。同时关注到了钱谦益诗文在海外的流传与影响,以及其诗文在清末民初的“复出”。作者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文史考证、人际关系分析等多种方法,其中蕴含了作者长期以来对钱谦益研究、明清诗文研究的深度思考。
【名家推荐】
作为十七世纪江南风雅巨擘,钱谦益为身后四百年的文学文化史留下漫长的投影。在笺释《投笔集》《病榻消寒杂咏》之后,严志雄教授转而关注牧斋投向他者的眼光及纠缠于其本人生前身后的诸般凝视:来自诗界后学的仰慕,来自风月红尘的窥探,来自征服者的鄙薄与戕伐,以及来自现代市民与职业史家的想象。牧斋诗文素称难解,而有关牧斋诗文“阐释之阐释”尤难。因为正如本书多次提到的:文艺圈是一个自律性的场域,文人用诗性的语言与世界迂回地交往,只有精准地解码那些典故、象征、隐喻所构设的文本表象,才有可能抵达文人心态史与生命史的实相。而在牧斋的文字迷宫中,有太多的“歧途”和因各种偏见“走失”的读者。作者与牧斋经年为友,由他来为我们指点迷津,应是再合适不过。
——复旦大学古籍所教授、所长 陈广宏
......(更多)
严志雄(Lawrence Yim),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台湾“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合聘教授。研究方向为明清诗文、文学文化、岭南文学等。专著有 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论释》、《秋柳的世界——王士禛与清初诗坛侧议》、《牧斋初论集——诗文、生命、身后名》等;编有《千山诗集》、《落木菴诗集辑笺》、《瞿式耜未刊书牍》等。
......(更多)
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钱谦益攻排竟陵钟、谭新议
第二章 情欲的诗学——钱谦益、柳如是《东山酬和集》窥探
第三章 哭泣的书——从钱谦益绛云楼到钱曾述古堂
第四章 清初钱谦益、王士禛“代兴”说再议
第五章 春秋有变例 定哀多微辞——试论钱谦益之论次丽末东
国史及诗
第六章 典午阳秋、休听暇豫——朝鲜文士南九万所述钱谦益诗
考论
第七章 钱谦益遗著于清代的出版及“典律化”历程
第八章 权力意志:清高宗乾隆帝讥斥钱谦益诗文再议
第九章 近代上海《申报》中钱谦益的身影
征引书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