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原名张乃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且至今影响巨大的女作家之一。其命途多舛的短促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战争的驱遣下辗转流徙,从异乡奔向异乡;而在不到十年的创作中,她留下了《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等传世名著。本书叙述了她那令人叹惋、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文字细腻、精致,对传主不同时期心理的体察精到、入微。同时,本书作者在全面占有大量而翔实的史料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良好的学术训练,以独到的眼光予以观照,澄清了此前萧红研究中的诸多讹误。
......(更多)
......(更多)
目 次
第一章 呼兰河——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第二章 哈尔滨——萧红的新世界
一、落花流水春去也
二、在文艺阵营及社会上的崭露头角
三、《跋涉》
第三章 文坛崛起之过程——由青岛到上海
一、上海——寂寞的开端
二、鲁迅和上海文坛
三、萧红与鲁迅
四、《生死场》
第四章 上海和日本的岁月
一、上海:1936年
二、《商市街》
三、“文学论战”的重新启幕
四、《桥》
五、扶桑之旅:幻灭和悲愁
六、《牛车上》
七、鲁迅的逝世
第五章 命定独行的萧红——“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
一、上海:1937年
二、湖北、山西和陕西(1937—1938年)
三、重庆时期(1938—1939年)
四、《旷野的呼喊》
五、《回忆鲁迅先生》
第六章 萧红人生旅程的终站——香港
一、1940年——抵港后的日子
二、《马伯乐》
三、《呼兰河传》
四、1941—1942年:萧红在日军占领香港时的病危与去世
五、后记
第七章 萧红及其文采
一、作品主题及其写作态度
二、萧红的文体与技巧
第八章 结论
附录一
“九一八”致弟弟书/萧 红
萧红·绝笔?/葛浩文
附录二
萧红研究资料目录索引(1933—1982)
英文原版序
香港初版序
哈尔滨版序
香港再版序
......(更多)
再大一些,在姥姥家,萧红又结识了一批小伙伴。夏天,经常跟着他们在山上四处乱跑。还到双龙泉去抓蛤蟆,抓到之后,拧下蛤蟆的大腿,剥开外面的皮,撒一点盐,看那蛤蟆的大腿肉一跳一跳的,像是活了一样
据她的亲属回忆,童年萧红比男孩子还要淘气,比如,一边往梯子上爬,一边往下拉屎,还大声地喊叫:“爷爷,我下蛋了!”
呼兰这座古城,自18世纪初期作为城塞建成之后,一直是“北满”的经济中心,直到一百多年后,它的地位才被哈尔滨取代。出生于古城呼兰名门的少女,能够知道古城之外还有别的世界,知道想要了解新世界这一希求是可以实现的,无疑是因为时代潮流正向呼兰涌来而她又具备察觉这一切的能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