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统治与教育

统治与教育
作者:徐贲
副标题:从国民到公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2016-01
ISBN:9787511726650
行业:教育
浏览数:147

内容简介

教育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是人类一种饮食一样自然的需要。教育是为了让人明白道理,不是为了让统治者能更方便、更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们。

现代的国民教育,当它是民主的公民教育时,可以帮助人民变得更智慧,更有自我治理的能力;当它是专制统治的臣民教育或党民教育时,却使人民变得愚昧、顺从,既没有自我治理的能力,也没有自我实现的意愿。我们关注国民教育,期待的是第一种,警惕的是第二种。

本书关注三种与国民教育有关的基本“政体原型”:古典共和、现代民主共和、现代专制或极权。我所关心的基本问题是,民主与专制的政体区别,如何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国民教育。

——徐贲

【编辑推荐】

1、徐贲先生客居美国,却以最大的热诚担当起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他的兼具思想性和时事评述性的评论文章以极大的频率出现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严肃、深度公共媒体上,他的写作常围绕公民社会建设、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共文化记忆等领域,深入分析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

2、本书立足于文化批评,关照当下中国公共领域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教育、政体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徐贲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分门别类呈现了从斯巴达国家主义教育开始的古今中外各种教育体制,堪称一本关于教育体制的微型简史,也是徐贲先生多年来唯一一本系统性的理论著述。

3、此书延续了作者以知识分子身份介入公共生活的言说方式,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他对与国家命运与公民生活切实相关的教育进行了通古贯今的审视和思考,提出并回答了“政体与教育的关系”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严肃审视和思考了当下文化生态,为公共议题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答案。

【媒体及学者推荐】

在当代汉语学者中,徐先生是我最敬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他具有强大的理论阐释能力和深入的现实洞察力,他虽然是美籍华人,但他对祖国命运的关怀远超过国内许多学者。

——傅国涌,独立学者、撰稿人

政治不是道德清谈。政治是正义和伦理原则碰到现实问题的灰色地带。知识分子介入政治,他们的责任就是在道德完美主义和功利政治之外,帮助并不完美的公共生活寻找自由与理性的支点。有人说,民主就像是渡人的木筏,看似简陋的木筏虽然总很湿漉,但却可以让人安全地落脚,没有沉船的危险。民主的政治也是如此。只有那些不怕湿了脚的知识分子,才能上得民主政治的木筏。

徐贲人在国外,熟悉国际上前尚学术思想成果,同时拥有最为恰当的对于中国问题的现实感。他绵密晓畅的行文,是运用知识和理性把问题讲清楚的典范。他的这本书正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崔卫平,人文学者、评论和随笔写作者

徐贲教授的著作,一秉他多年著述的风格和情怀,将研究目光投到全球化进程中凸显出的问题上,强调肯定群体尊严的价值,是全球化进程不能绕开的真问题。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始人,学者型书人、中国当代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他)是一个很难用学科来界定的学者,是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也是社会学的、法学的。激情与理性的奇妙的混合,可以称之为一种知识分子的学者写作。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虽然热闹非凡,但是其中真正具有真知灼见、切中中国本土现实的并不多见,许多文化批评或者食洋不化,或者有意回避中国的切实问题。徐贲先生既有深厚的西方学术修养,又能够直面中国的真实问题,故其文化批评常常能够借助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得出令人警醒的诊断,显示出尖锐的批判锋芒和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多)

作者简介

徐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写作领域为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共文化记忆、公民社会建设等。已出版的中英文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等,并编有《复归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亲徐干生的回忆文集)。

......(更多)

目录

序 言/ 001

前 言 公民教育和民主政治

一、从臣民到公民 / 002

二、“国民爱国”和“公民爱国” / 005

三、公民教育与社会制度的“再生”和“重建” / 009

四、政体与“好生活”“好社会” / 011

五、从治理与教育看政体与国民教育 / 016

第一章 斯达巴国家主义教育的教训

一、从“经验”到“教训” / 024

二、残酷的统治和保守的社会 / 032

三、国家制度与教育 / 037

四、儿童教育 / 040

五、对国家有用的技能教育 / 045

六、组织和恐惧的教育力量 / 050

七、兽化是人的教育失败 / 054

八、极度与极权 / 056

第二章 “善”和“法”的教育:古典共和的政治遗产

一、共和美德死了 / 062

二、共和的理念还在 / 065

三、美德与公民平等 / 067

四、民德与法治 / 071

五、公民荣誉与美德教育 / 074

六、品格教育与法的教育 / 077

七、法的教育:国法与神法 / 080

八、小写的“神” / 084

九、古典共和的“更高法”和“自然法” / 087

十、作为现代普遍更高法的“人权” / 092

第三章 从“高贵的罗马人”到帝国的官僚:无所作为的体制内教改

一、共和的品德和荣誉 / 099

二、谁是罗马的“贵族”? / 103

三、罗马人的“品格培养” / 107

四、希腊化教育的开始 / 109

五、西塞罗的“演说者”教育 / 113

六、罗马教育与希腊教育的不同 / 115

七、修辞造就“演说者”,文法培养“官吏” / 120

八、罗马国家机器需要的教育 / 125

九、昆体良和他的《演说术原理》 /127

十、教育匡正不了腐败 / 132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教育和人文教育

一、“君主”的必要与人文主义教育 / 139

二、伊拉斯谟的“君主教育” / 145

三、马基雅维里的“君主教育” / 150

四、人文主义教育的个体本位和自由精神 / 154

五、贵族教育与谁是贵族 / 159

六、作为“廷臣”的“高贵绅士” / 163

七、人文主义教育的新知识观 / 168

八、人文主义的教学方法 / 174

九、退隐的人文主义教育 / 178

十、选择怎样的“古典” / 184

十一、开明君主时代的终结 / 188

第五章 从古典共和到美国民主共和教育

一、制度与美德,孰为优先? / 195

二、“自然人”的教育 / 201

三、自然义务和自然法 / 204

四、个体本位的公民政治启蒙 / 208

五、公民教育必须去除恐惧 / 213

六、公民教养 / 219

七、没有民主的美德会被专制绑架 / 223

第六章 美国早期大众文化中的共和教育

一、现实经验和零打碎敲的共和教育 / 230

二、罗马共和的影响 / 234

三、共和教育与美国“民情” / 238

四、美国早期的两种民间共和观 / 241

五、美国共和的危机和君主制的诱惑 / 245

六、美国共和是启示,不是模式 / 252

第七章 美国建国初期公民社会和杰斐逊的“民主教育”理念

一、宪法与共和政体 / 256

二、18世纪90年代的民主 共和协会 / 260

三、民主公民教育的启蒙和自我启蒙 / 265

四、学校和社会同步进行的公民教育 / 271

五、民主公民教育:杰斐逊与民主 共和协会的共识 / 274

六、小学是公民的大学 / 280

七、精英教育与自然贵族 / 284

八、“政治是每个公民的副业” / 289

第八章 安分守己的国民与民主的公民教育

一、公民教育应该教些什么? / 294

二、品格教育未必培养积极参与的民主公民 / 297

三、安分守己的“好人” / 302

四、美国的保守主义与好国民教育 / 305

五、自然秩序中的人的教育 / 308

六、从个体本位到“群众人” / 313

七、公民教育不能代替民主的公民教育 / 317

八、教育者不是“知识保镖” / 321

第九章 “成人儿童”将成为怎样的成人

一、成人秘密和羞耻 / 328

二、“成人化的儿童”是长不大的成人 / 332

三、“童年”的构建 / 337

四、什么是“好的童年” / 342

第十章 学校里的政治教育和宣传

一、美国的基础民主公民教育 / 349

二、美国教材中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 352

三、美国教材中的核心价值 / 356

四、学校关于如何抵御宣传的教育 / 359

五、宣传与党化教育 / 363

六、党化教育的“前宣传”和“宣传” / 366

七、党化教育的“国文”和“历史” / 370

八、高度组织化的党化教育宣传 / 374

九、民族主义包装党化教育 / 376

第十一章 20世纪的宣传

一、全方位宣传 / 383

二、正确思想和正确行为 / 386

三、呼吸肮脏空气的知识分子 / 390

四、宣传和民主 / 395

结语 / 401

第十二章 纳粹德国的党国主义教育

一、从国家主义到党国主义 / 405

二、党国教师首先必须先成为党民 / 410

三、生活在谎言中的教师们 / 413

四、党国教育的课程和教材 / 417

五、日常行为配合党化教育 / 421

六、党化教育的“生物科学” / 424

七、党化教育中的“历史” / 429

八、党化教育中的“英雄故事” / 433

九、培养党国事业的接班人 / 437

十、党国主义的精英教育 / 443

第十三章 德国纳粹的宣传和国民再造

一、极权统治的三大要素 / 450

二、纳粹极权宣传与青年运动 / 454

三、纳粹的应用性宣传技艺 / 458

四、极权宣传的内在权力逻辑 / 462

五、领袖和后领袖时期的极权宣传 / 466

六、纳粹宣传和它的政治组织机器 / 471

七、党国的“宣传员” / 475

八、极权宣传塑造“新国民” / 479

九、极权的“新文化”和谎言秩序 / 484

第十四章 东德的“宣传教育”为何不能成功

一、庞大的宣传机器 / 490

二、缺乏特色是最大的特色 / 493

三、一个制造焦虑和谎言的体制 / 495

四、“党宣传”为何难以成功? / 498

第十五章 沉默和失忆的国民是怎样教育成的

一、里里外外的“一致”营造沉默的假面 / 508

二、层层叠叠的“组织”制造沉默的牢笼 / 512

三、互相监督维持“沉默”的必要 / 516

第十六章 罪、耻、惧与道德教育的困境

一、一个有关罪、耻、惧的故事 / 521

二、罪、耻、惧的道德选择 / 523

三、从传统“耻 惧”到红色“耻 惧” / 526

四、两条走不通的老路 / 532

五、一条需要下决心才能走的新路 / 538

第十七章 公民社会需要说理教育

一、引言 / 544

二、公共话语与宣传 / 546

三、诸多种类的非理性话语及其他 / 552

四、被洗脑是一种比无知更可怕的境地 / 567

第十八章 “好生活”的教育

一、国家主义和威权的“好生活” / 573

二、人本主义和自由民主的好生活 / 576

三、当少数人的“好生活”与多数人抵触的时候 / 581

四、好生活的知识教育和公民教育 / 586

五、好生活是感觉,更是价值观 / 590

注 释 / 595

后 记 / 634

......(更多)

读书文摘

非民主国家中的国民教育是自上而下的,它的第一要义往往是坚持某某主义、服从某某领导、遵奉某某路线,成为一种实质的臣民教育。民主国家中的国民教育以普遍的民主价值(自由、平等、尊严、人权)代替了一党一派的教义。民主国家不承认任何自称理应替人民做主、理应成为人民之主、理应教育人民的“在上者”(个人或者政党)。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