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认为自由主义相信人性是善的,对世界的未来、人类的前途充满乐观和信心。当然,自由主义珍视个人尊严,坚信自由与人权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价值,但它同时也正视人的罪恶性和堕落性,从而对人性的了解蕴有极深的幽暗意识。《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就是要把西方自由主义的这一面和幽暗意识之间的关系作一些整理和说明,同时以此为借镜,对传统儒家的人性论和政治思想进行厘清和反省。
所谓幽暗意识是发自对人性中或宇宙中自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因为这些黑暗势力根深蒂固,这个世界才有缺陷,才不能圆满,而人的生命才有种种的丑恶,种种的遗憾。以幽暗意识为出发点,基督教不相信在世界上有体现至善的可能,因为人有着天生的堕落性,靠着自己的努力和神的恩宠,人可以得救,但永远无法变得完美无缺。这种对人性阴暗面的敏感和正视,基本上是来自基督教原罪的观念,也因此对权力的罪恶性产生了强烈的自觉,从而体悟到必须以制度来防止权力的腐化,这正是自由主义的重要精神。
儒家思想则是以成德为基点,对人性作正面的肯定。但儒家的人性论也有两面性,从正面看,它肯定人性成德的可能,从反面看,则蕴含着现实生命有阴暗的地方,需要净化与提升。因此在儒家传统中,幽暗意识可以说是与成德意识同时存在,只是儒家的幽暗意识始终被它的乐观精神所掩盖。幽暗意识虽然存在,却未能充分发挥,因为原始儒家从一开始便坚持一个信念:既然人有体现至善、成圣成贤的可能,政治权力就应该交在已经体现至善的圣贤手里,这就是所谓的“圣王”和“德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为何发展不出民主宪政的一个症结。
本书也讨论了新儒家与当代中国思想的危机、传统与现代化、传统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等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几个重大问题。张灏以1958年牟宗三等四位新儒家所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为中心,把新儒家看做对近代思想危机的响应。从这个角度看,“意义危机”(the Crisis of Meaning)是近代中国思想危机的一个重要层面。当新的世界观和价值系统涌入中国,并且打破了一向借以安身立命的传统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人便陷入严重的“精神迷失”、“道德迷失”的境地。新儒家所作的努力正是一种“意义的追求”,但是在朝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之再肯定的方向努力的过程中,新儒家自始即以“反实证的思考模式”(Antipositivistic Mode of Thinking)去追求意义,也就是这种思考模式,让新儒家自视为宋明理学“伦理精神象征”(Ethicospiritual Symbolism)的现代维护人,并视之为儒家信仰的精髓,他们所能体验到的这种道德信念是站在这个信念传统以外的人所无法体认到的。
......(更多)
张灏(Chang Hao,1937~)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专长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政治思想史。
主要著作有《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时代的探索》、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以及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 1890~1911。
......(更多)
前言
一
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
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之苒认与反省
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林镇国译)
传统与现代化——以传统批判现代化,以现代化批判传统
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
二
一条没有走完的路——为纪念先师殷海光先生逝世两周年而作
三
访张灏教授谈新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前途(林镇国周阳山廖仁义)
访张灏教授谈幽暗意识与中国民主化运动的前途(杨白)
附一:《东亚人文100丛书》总目
附二:《东亚人文100丛书》100种图书的选定过程
這個版本收文較少屬於臺版引進。
共計8篇文章,不如新星版收文全而精。
......(更多)
如前所述,人的神化理念不但深植于中国传统,而且也深植于近代西方思想中。五四知识阶层同时承接这些固有及外来的观念并以独特的方式,将这些观念一并陶铸成当代中国激进的人极意识(radical anthropocentrism )。因此有关.人的神化的观念,基本上来自五四启蒙运动,是五四文化遗产里的一个负面影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