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收入冯友兰先生在抗战时期创作的“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和《新知言》。这六部著作的完成,标志着冯先生“新理学”体系的确立。其中,《新理学》谈纯粹哲学,《新事论》讲文化社会问题,《新世训》论生活方法,《新原人》谈人生境界,《新原道》评新理学之地位,《新知言》讲新理学之方法。
......(更多)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后考取公费留美资格,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博士论文出版后,获博士学位。归国后曾执教于中州大学、广东大学和燕京大学。192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曾任校秘书长、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主席等职;抗战期间随清华大学南迁,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任哲学系教授。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提出的“释古”理论对史学研究有方向性价值,“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论,则对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他本人的学术成果,更是在这两个层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是冯先生对其一生重要著作的总结:冯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主要创作于抗战时期的“贞元六书”则标志其“新理学”体系的确立;1946年至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由其英文讲稿整理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以及英译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许多高校中国哲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文革”结束后,冯先生已是耄耋之年,在“耳目失其聪明”的情况下,积十年之功,“不依傍别人”,重新撰写了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更体现了他作为中国哲学的继承者与发扬者自强不息的精神涵养。冯先生的著作,是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和深远的影响。
......(更多)
新理学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理 太极
第二章 气 两仪 四象
第三章 道 天道
第四章 性 心
第五章 道德 人道
第六章 势 历史
第七章 义理
第八章 艺术
第九章 鬼神
第十章 圣人
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
自序
第一篇 别共殊
第二篇 明层次
第三篇 辨城乡
第四篇 说家国
第五篇 原忠孝
第六篇 谈儿女
第七篇 阐教化
第八篇 评艺文
第九篇 判性情
第十篇 释继开
第十一篇 论抗建
第十二篇 赞中华
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
自序
绪论
第一篇 尊理性
第二篇 行忠恕
第三篇 为无为
第四篇 道中庸
第五篇 守冲谦
第六篇 调情理
第七篇 致中和
第八篇 励勤俭
第九篇 存诚敬
第十篇 应帝王
新原人
自序
第一章 觉解
第二章 心性
第三章 境界
第四章 自然
第五章 功利
第六章 道德
第七章 天地
第八章 学养
第九章 才命
第十章 死生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孔孟
第二章 杨墨
第三章 名家
第四章 老庄
第五章 易庸
第六章 汉儒
第七章 玄学
第八章 禅宗
第九章 道学
第十章 新统
新知言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论形上学的方法
第二章 柏拉图的辩证法
第三章 斯宾诺莎的反观法
第四章 康德的批判法
第五章 维也纳学派对于形上学底看法
第六章 新理学的方法
第七章 论分析命题
第八章 论约定说
第九章 禅宗的方法
第十章 论诗
人名索引
书篇名索引
......(更多)
主有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者,对于不可思议者,仍有思议,对于不可言说者,仍有言说。若无思议言说,则虽对于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者,有完全底了解,亦无哲学。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者,不是哲学,对于不可思议者之思议,对于不可言说者之言说,方是哲学。佛教之全部哲学,即是对于不可思议者之思议,对于不可言说者之言说。若无此,则即只有佛教而无佛教哲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