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美国汉学家艾恺与“最后的儒家”梁漱溟1980年访谈的双语精选本,1980年8月,艾恺来京对梁漱溟先生进行了连续14天的采访。这次访谈内容由北京“一耽学堂图书室”根据录音资料整理,随后由艾恺教授将之翻译成英文,以Has Man a Future? –Dialogues with the Last Confucian为题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本书以上述资料为底本,精选最能体现梁漱溟先生思想与经历的谈话内容,将原来按时间顺序整理的访谈文本按主题与逻辑顺序重新调整结构,划分为梁漱溟的“思想”、“历史经历与社会交往”以及“品评当年人事”三大部分,以期重现山河破碎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持守与担当,品评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大钊、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等风流人物,回顾梁漱溟风云激荡的一生。
......(更多)
梁漱溟,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只有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北京大学任教;他成长于京城,却长期致力于乡村建设;他一生研究儒家学说,然而内心向往佛家生活……他一生始终追问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艾恺,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费正清、史华慈,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等。
......(更多)
目录
序
第一章 我不是学问家,而是一个思想家
我的思想的根本就是儒家跟佛家
佛家
佛家对生命的一个看法
小乘佛教主要是出世
大乘佛教——我为什么既是一个佛教徒,又是一个儒教徒
“戒、定、慧”与禅宗故事中的“棒喝”
最高的解放就是成佛
儒家
孔子的学问是生命、生活之学
我算是陆王派
王阳明的“明心见性”
佛家与儒家:高明的人通达无碍
佛跟孔子的异同
我在思想上倾向佛家,生活上走儒家的路
我不够一个学问家,而是一个思想家
第二章 现实问题和人生问题占据着我的头脑
从同盟会到北大
从参加同盟会到任教北大
与陈独秀、李大钊共事
介绍熊十力到北大任教
辜鸿铭有见识,但思想主张很偏
我与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我与乡村建设
我在山东办学的经历
我做阎锡山顾问的时候
韩复榘与乡村建设研究院
我的乡村建设主张
我的二儿子是陶行知的弟子
奔走国事
冯玉祥让士兵又爱又怕
我的学生徐名鸿与福建人民政府
我与李宗仁的“战地党政委员会”
我与蒋介石的来往
我对胡宗南和陈诚的印象
蒋介石最大的贡献
周恩来是一个完人
与毛泽东相交:对中国前途的认识
我和其他政治活动家的不同
1949 年以后的岁月
我想保留一个中间人的地位
哲学教授张东荪
1953 年9 月,自己心太盛、气太高
动乱岁月里的坚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我一生最重要的大事
第三章 我对他人、世界和自身的看法
当年人事
晏阳初对乡村问题缺乏哲学的头脑
胡适的头脑是粗浅的
康有为的价值是在他比较早的时候
点评“新儒家”代表人物
同代中对我有影响的人
我所佩服的人
最伟大的中国人物恐怕还是毛泽东
我对世界的看法
我赞成白话文运动•我不保守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我为什么反对当年的佛教
中国的道德:是非的标准不要向外找
中国是散漫而容易和平的社会
中西社会分歧的开始
理性、理智与灵性
习俗与真理:极高明而道中庸
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
发展总是好的
现代化的危机不会很大
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见解
我对美苏的看法
中国的前途、世界的前途
对青年的希望:在这个有希望的时候要各尽所能
对思想界的劝告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嗜好
我如何养生
我为什么对中医感兴趣
我不是个圣人
我的宇宙观
我怎么看待死亡
回顾一生:越平淡越好
......(更多)
儒家讲相似相续,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昨天的我,还连续到今天。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没有这个事情。仅仅相似就是了,差不多,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差不多,相似,相似而相续,连续下来,非断非常,不是断,断不了……但也不是常恒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