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广阔的思想史视野
本书以其详尽的内容在哲学史界占据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力图破除哲学简史类书籍对哲学家、哲学思想漫画式的理解,不仅细致地描述了哲学史上耀眼的“明星”哲学家们及其哲学思想,还对那些通常被史书忽略的哲学家们给予一定关注。
◎ 细致的哲学流派谱系研究
科普勒斯顿以深厚的学养勾勒出各哲学体系的逻辑发展和内在联系,试图以“永恒哲学”的原则完成历史材料的挑选工作,提供连贯而有意义的哲学历史解释。
◎ 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引用
作为一本以“成为教科书”为目标的哲学史,其中广泛吸纳了各种古代、近代、现代学术研究的成果,鼓励学生在学习哲学史之后去阅读哲学原典,拿起书来读。
▎媒体推荐
◎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一部意义深远的史书……博大精深、清晰易懂且面面俱到。”
◎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我们只能对每一幕报以掌声,并期待落幕时掌声再次响起。”
◎ 《思想》(Thought):“视野广阔且客观,全面且学术,统一且均衡,力荐。”
▎内容简介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是由科普勒斯顿所撰写的11卷本的西方哲学史,其内容涵盖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存在主义各个时期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是现代英语学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详尽而充满热情的叙述,不仅意图帮助读者获取哲学史的知识,还希望开拓读者的胸襟和视野,增进其对人类理智奋斗的了解和同情,使其更坚定和深刻地掌握哲学的原则。
本书是《科普勒斯顿哲学史》的第2卷。在这一卷中,作者的目光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开始转向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主要内容开始于早期希腊教父、拉丁教父的哲学,一直到鼎盛时期的经院哲学。在本卷中,作者梳理了主要的经院哲学家的思想,既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这样声名显赫的大哲学家,也有罗马的吉尔斯这样不太为中文读者所熟知但仍值得一提的哲学家。本书张弛有度,详略得当,非常适合作为了解中世纪哲学的入门读物。
......(更多)
▎著者简介
科普勒斯顿(Frederick Copleston,1907—1994),著名哲学史家,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皇家哲学学会成员、亚里士多德学会成员、伦敦大学海斯洛普学院教授、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荣誉院士。
▎译者简介
江璐,女,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和文学学士、硕士,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古典哲学、中世纪哲学、西方逻辑史及康德和德国观念论。2006年8月-2013年2月担任雷根斯堡大学哲学系研究助理,2008年起成为雷根斯堡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Forum Mittelalter”的成员,2013年起成为德国Bernhard Welte研究协会成员,并于同年开始在中山大学外国哲学专业任教。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出版专著《奥卡姆的模态理论》(德语,2016年),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篇、译文数篇。
......(更多)
出版说明 / i
出版总序 / iii
第一章 引 言 / 001
▎第一部分 中世纪前的影响
第二章 教父阶段 / 013
第三章 圣奥古斯丁(一) / 041
第四章 圣奥古斯丁(二):知识 / 053
第五章 圣奥古斯丁(三):上帝 / 070
第六章 圣奥古斯丁(四):世界 / 077
第七章 圣奥古斯丁(五):伦理学 / 084
第八章 圣奥古斯丁(六):国家 / 090
第九章 伪狄奥尼修斯 / 094
第十章 波爱修、卡西多尔、依西多尔 / 105
▎第二部分 加洛林复兴
第十一章 加洛林复兴 / 113
第十二章 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一) / 119
第十三章 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二) / 123
▎第三部分 10 世纪、11世纪和 12 世纪
第十四章 共相问题 / 147
第十五章 坎特伯雷的安瑟伦 / 167
第十六章 沙特尔学派 / 177
第十七章 圣维克托学派 / 186
第十八章 二元主义者和泛神论者 / 195
▎第四部分 伊斯兰和犹太哲学:翻译
第十九章 伊斯兰哲学 / 201
第二十章 犹太哲学 / 216
第二十一章 翻 译 / 220
▎第五部分 13 世纪
第二十二章 导 论 / 229
第二十三章 奥弗涅的威廉 / 234
第二十四章 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和哈勒斯的亚历山大 / 244
第二十五章 波纳文图拉(一) / 258
第二十六章 波纳文图拉(二):上帝的存在 / 268
第二十七章 波纳文图拉(三):受造物与上帝的关系 / 277
第二十八章 波纳文图拉(四):质料性造物 / 292
第二十九章 波纳文图拉(五):人之灵魂 / 299
第三十章 大阿尔伯特 / 314
第三十一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一) / 323
第三十二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二):哲学和神学 / 333
第三十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三):受造存在者的诸原理 / 345
第三十四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四):上帝存在的证明 / 357
第三十五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五):上帝的本性 / 368
第三十六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六):造物 / 384
第三十七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七):心理学 / 396
第三十八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八):知识 / 409
第三十九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九):道德学说 / 419
第四十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十):政治哲学 / 433
第四十一章 圣托马斯和亚里士多德:争论 / 444
第四十二章 拉丁阿维洛伊主义:布拉班特的西格尔 / 455
第四十三章 方济各会的思想家们 / 462
第四十四章 罗马的吉尔斯和根特的亨利 / 481
第四十五章 司各脱(一) / 497
第四十六章 司各脱(二):知识 / 507
第四十七章 司各脱(三):形而上学 / 521
第四十八章 司各脱(四):自然神学 / 540
第四十九章 司各脱(五):灵魂 / 558
第五十章 司各脱(六):伦理学 / 569
第五十一章 总结性的回顾 / 576
附录 人名的尊称 / 589
参考文献 / 591
索 引 / 612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