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ISBN:9787542629852,作者:袁庆丰 著
......(更多)
袁庆丰,1963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3届文学博士,师从钱谷融教授,北京大学1996~1998、2000~2002学年访问学者,先后师从钱理群教授、陈平原教授。
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电影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著有《郁达夫:挣扎于沉沦的感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欲将沉醉换悲凉——郁达夫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海外繁体字版,2001)、《灵魂的震颤——文学创作心理的个案考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解读》(上海三联书店,2009)等。
......(更多)
导论:1922~1936年中国国产电影之流变——以现今公众能看到的影片文本为例个案读解1920年代:1.现在公众能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国产故事片——《劳工之爱情》(《掷果缘》1922年):旧市民电影个案读解之一/12.外来文化资源被本土思想格式化的体现——《一串珍珠》(1925年):旧市民电影及其个案读解之二/83.传统性资源的影像开发和知识分子对旧市民电影情趣的分享——《西厢记》(1927年):民新影片公司的经典贡献/174.积极抢占道德制高点,而且要把戏做足——《情海重吻》(1928年),表里如一:旧市民电影读解之四/275.新时代中的旧道德,老作派中的新气象——《雪中孤雏》(1929年):旧市民电影及其个案读解之五/366.陈旧依旧,依旧绿肥红瘦——《儿子英雄》(《怕老婆》,1929年):旧市民电影及其个案读解之六/441930年代:7.配角比主角出色,女兵胜侠客百倍——《一剪梅》(1931年):1930年代初期的旧市民电影样本读解之一/518.旧模式的惯性遗存和新信息的些许植入——《桃花泣血记》(1931年):1930年代初期的旧市民电影读解之二/589.这艳丽,一半来自落日,一半来自朝霞——《银汉双犀》(1931年):1930年代初期的旧市民电影读解之三/6710.从旧市民电影爱情主题向左翼电影政治主题的过渡——《野玫瑰》(1932年):早期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一/7511.暴力意识的政治性转化和暴力模式的初步建立及其历史传承——《火山情血》(1932年):早期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二/8612.大众审美、知识分子话语与新电影市场需求的时代共谋——1932年:“新”《南国之春》与“旧”《啼笑因缘》的对比读解/9513.“明星”版左翼电影的市场化尝试、失败及其历史意义——《春蚕》(1933年):早期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四/10614.庸俗的力量:新技术、新路线、新思想,旧观念——《脂粉市场》(1933年):新市民电影样本读解之一/11515.市场经济中的雅、俗文化互渗与高票房国产影片——《姊妹花》(1933年):新市民电影样本读解之二/12416.革命与暴力的道德激情和阶级意识灌注的左翼电影——《天明》(1933年):完全意义上的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一/13317.阶级意识、血统论的先行植入与人性的挖掘和遮蔽——《母性之光》(1933年):完全意义上的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二/14418.民族主义立场的激进表达和艺术感染力的超常发挥——《小玩意》(1933年):完全意义上的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三/l5519.现实政治的图解和稀缺信息的影像传达——《恶邻》(1933年):跟风而起、顺势而作的左翼电影/16520.左翼精神、市民电影“体格”与知识分子审美情趣的融合——《体育皇后》(1934年):变化中的左翼电影之一/17221.左翼精神强力贯穿下的制作模式硬化与知识分子视角的变更——《大路》(1934年):变化中的左翼电影之二/18122.左翼理念与旧市民电影结构性元素的新旧组合——《新女性》(1934年):变化中的左翼电影之三/19223.向新市民电影靠拢:超阶级的人性观照和电影新视听模式的构建——《渔光曲》(1934年):变化中的左翼电影之四/20l24.天赋“神”权,女“性”无罪——《神女》(1934年):无声片时代左翼电影的高峰与经典绝唱/21125.以旧市民电影为依托、以左翼元素为卖点的有声大片——《女儿经》(1934年):新市民电影样本读解之三/22026.批判、否定、抗争、毁灭——《桃李劫》(1934年):有声片时代经典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一/22927.主流政治话语对1930年代电影制作的介入及其艺术转达——《国风》(1935年):中国电影历史中的“反动”标本读解/23528.政治话语情结与传统伦理文化读解的双重错位——《天伦》(1935年):中国电影历史中“消极落后”的样本读解/24729.宣传性、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基于市场性的叙事策略——《风云儿女》(1935年):有声片时代经典左翼电影的巅峰绝唱和文化遗产/25530.用庸俗面对市场,以技术取代思想——《都市风光》(1935年):新市民电影样本读解之四/27231.以“左翼”之名,行“新市民”(电影)之实——《船家女》(1935年):新市民电影读解之五/2SO32.左翼电影的转型、分流与新市民电影的趁势崛起——《新旧上海》(1936年):新市民电影读解之六/28933.新浪潮——19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历史性闪存——《浪淘沙》(1936年):电影现代性的高端版本和反主旋律的批判立场/30034.国防电影的三个特征及其对左翼电影元素的继承——《狼山喋血记》(1936年):国防电影读解之一/31235.在国防电影运动和新市民电影潮流中存留的《孤城烈女》——“泣残红”:1936年左翼电影的余波回转与部分基因的隔代传递/32036.左翼电影思想元素与表现模式在国防电影中的成功转型——《壮志凌云》(1936年):国防电影读解之二/330后记:“阳光灿烂的日子”/340参考资料/343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