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识体与识变

识体与识变
作者:傅新毅
副标题:玄奘唯识学的基本问题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年:2024-06
ISBN:9787547522523
行业:其它
浏览数:5

内容简介

《识体与识变——玄奘唯识学的基本问题》充分利用梵巴汉藏各类佛教原典文献,并借鉴现当代海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在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兼及日韩佛教的宏阔背景下,具体而微地梳理了玄奘唯识学的基本问题意识与学理开展;通过唯识古今学的比较研究,确立了玄奘唯识学的理论定位与基本特色;在综合窥基和圆测等诸家不同学说的基础上,展现了玄奘唯识学的全体学理规模。以唯识学理为线索,本书进而分析了大乘佛教三系的异同所在。作为一项以哲学为底色的佛学研究,本书还就时间、认识等根本性的哲学问题探讨了佛教哲学与西方哲学对话的可能。本书是傅新毅教授学习、研究佛教哲学三十年的一部总结性著作,体现了傅新毅教授“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的研究旨趣。

......(更多)

作者简介

傅新毅,1970年12月生,浙江桐乡人。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系主任,宗教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编委会编委、副主编,《佛教文化研究》副主编,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浙江佛学院、峨眉山佛学院、广东佛学院岭东学院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先后任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讲师、副教授,哲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哲学与佛教文献,特别是唯识学、阿毗达磨、因明学等的研究。著作有《玄奘评传》等两部,参著多种。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等研究项目多种。

......(更多)

目录

目 录

凡 例 1

引言:作为方法的汉传唯识学 1

1. 一种定位,两种态度 1

2. 佛教中国化的第三条道路 4

3. 失语的汉传唯识学 6

上篇 八 识

第一章 识、阿赖耶与阿赖耶识 13

第一节 心、意、识 13

1.1 早期圣典中的心、意、识 13

1.2 心、意、识的分别:从涵义到指称 17

第二节 阿赖耶的双重语义 23

第三节 阿赖耶识何以成为必要? 28

3.1 无我与假我 29

3.2 五蕴和合与假我 34

3.3 相续心与假我 38

第二章 阿陀那识与阿赖耶识 49

第一节 作为执受识的阿陀那识 49

1.1 爱藏、执受与隐藏 50

1.2 执受与我执 55

第二节 作为种子识的阿赖耶识 62

2.1 界与依 62

2.2 摄藏与三相 67

2.3 染污意之成立 71

第三节 《成唯识论》中阿赖耶识之语义 73

3.1 能藏与所藏的定位 74

3.2 三相的现识化 76

第三章 玄奘所传八识说的构造 81

第一节 阿赖耶识的所缘与行相 82

1.1 作为所执受的种子与根身 83

1.2 器界与共相种:世界共在问题 86

1.3 扶根尘与不共相种:交互主体性问题 93

1.4 行相之三义 96

第二节 与阿赖耶识相应之心所 101

2.1 心所及其相应义 101

2.2 五遍行心所 109

第三节 末那识 115

3.1 依止意与思量意 115

3.2 所依与所缘 116

3.3 四烦恼心所 123

3.4 第七识之三位 128

第四节 前六识 133

4.1 前五识与四种意识 134

4.2 寻伺与分别:感性与知性的划界 140

4.3 假境与错觉 148

4.4 五心轮与心识的流变 159

中篇 种 习

第四章 种子说的缘起 165

第一节 业与业力的存续 165

1.1 业的动力学意义 166

1.2 三世实有与无表色 168

1.3 《成实论》的无作与正量部的不失法 177

1.4 真谛所传说的同随得 186

第二节 随眠与缠 191

第三节 经部的种子说 196

3.1 随界与种子 196

3.2 经部种子说的理论困境 203

第五章 《成唯识论》的种子熏习理论 210

第一节 种子的语义及其分类 210

1.1 因有七相与种子六义 210

1.2 名言与名言种 219

1.3 业种与我执种 226

1.4 两类种子与顺现受业 230

第二节 所熏与能熏 234

2.1 习气与熏习 234

2.2 所熏四义与真如受熏问题 237

2.3 能熏四义与相分熏 240

第三节 同时因果与异时因果 246

3.1 同时因果的时间意识 246

3.2 异时因果何以可能? 253

3.3 灭不是无 261

第六章 本有与新熏 263

第一节 种子本有说 263

1.1 法尔种姓的成立 264

1.2 本性住种姓与习所成种姓 275

1.3 本有种子的缘起论分析 283

第二节 种子新熏说 294

2.1 《摄决择分》的真如所缘缘种子 295

2.2 《摄大乘论》的正闻熏习种子 304

2.3 正闻熏习何以成为出世心种子:四善根的意义 312

2.4 新熏种子的缘起论分析 319

第三节 本新并建说 326

3.1 性种与习种的定位 326

3.2 本新并建语义下的行佛性 338

3.3 成佛的动力因:理性还是行性? 345

下篇 识 变

第七章 识显现与识转变 355

第一节 唯识所现:从瑜伽行实践到认识论原则 357

1.1 相称所缘与有部禅法 358

1.2 相似所缘:以不净观为例 367

1.3 四种所缘境事的组织与唯识观念的提出 375

第二节 显现与唯识 385

2.1 弥勒论中的虚妄分别 385

2.2 vijñāna与vijñapti 397

2.3 似尘识与似识识 405

第三节 从唯事到唯识:三性的分析 418

3.1 三性的三种定位 418

3.2 假必依实与实有唯事 421

3.3 空之所余与识有境无 435

3.4 两种圆成实性: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 442

3.5 三无性、阿摩罗识与解性 447

第四节 识转变与真谛的“一能变”说 462

4.1 识转变的语义解析 462

4.2 识转变的时间性构造与因、果转变 477

4.3 显识与分别识 496

4.4 所谓“一能变”说 509

第八章 识四分与识能变 514

第一节 带相说与所缘缘 514

1.1 识必有境与识可缘无 514

1.2 经部的带相说 531

1.3 所缘缘的重新界定:兼论“和合”与“和集” 547

1.4 从《二十论》到唯识古学的所缘缘理解 559

1.5 再论玄奘《观所缘缘论》的翻译 572

1.6 亲所缘缘与疏所缘缘 576

1.7 变带与挟带 583

附论:关于“唯识比量” 593

1. 从“胜军比量”说起 594

2. “唯识比量”的三支分析 599

3. “自许初三”的意义 604

4. “相违决定量”何以是自比量? 607

第二节 自证理论与识体四分 610

2.1 能一刹那知一切法吗?——部派的论诤 611

2.2 《成实论》的自知问题:兼论成实师的“反照智” 622

2.3 自证的成立与证自证 631

2.4 自证:笛卡尔式的焦虑 640

第三节 识能变与“三能变”说 646

第九章 相见同别种与三类境 653

第一节 因缘变与分别变 653

第二节 相见同种与相见别种 661

2.1 一向同种、一向别种与随应别种 661

2.2 境相的假实在于同别种吗?——圆测的异说 669

第三节 性境、独影境与带质境 678

3.1 性境与独影境 679

3.2 带质境及其“种通情本” 686

3.3 带质境与有质独影境的分界 693

3.4 三类境的随应与性种界的随应 701

结语:时间与认识——兼论佛学研究的“世界3” 704

1. 一种不同于佛教思想史的佛教哲学如何可能? 704

2. 业果与时间 706

3. 认识与自身认识 708

附录一:玄奘传略 711

第一节 千里之驹 711

1.1 少年出家 711

1.2 遍参讲筵 716

1.3 誓志西游 718

第二节 西行求法 727

2.1 越宪首途 727

2.2 万里孤征 733

2.3 誉满五印 743

第三节 译经弘教 755

3.1 东归故邦 755

3.2 译梵为华 773

3.3 译华为梵 796

3.4 薪火相传 810

附录二:玄奘简谱 826

附录三:玄奘译经一览表 832

征引文献 845

索 引 872

后 记 920

图 示

图1:名言种与业种(以赖耶识生起为例) 227

图2:传为“上座部”的异时因果说 257

图3:本书的“识转变”解释 494

图4:上田义文的“识转变”解释 495

图5:《中边》四境与《摄决择分》等四业 501

图6:法称的模式 538

图7:本书对经部的解读 541

图8:化地部的相应慧与不相应慧 614

图9:第七识的相质同种与相质别种 692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