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为中国哲学史课程讲稿,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本书以二十余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此次出版为英汉对照版本,中文译文采用赵复三译本。
......(更多)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家,哲学史家。曾就学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主席。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更多)
AUTHOR’S PREFACE vi
作者自序
1. THE SPIRIT OF CHINESE PHILOSOPHY 2
中国哲学的精神
2.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PHILOSOPHY 30
中国哲学的背景
3. THE ORIGIN OF THE SCHOOLS 56
诸子的由来
4. CONFUCIUS, THE FIRST TEACHER 70
孔子:第一位教师
5. MO TZU, THE FIRST OPPONENT OF CONFUCIUS 90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6. THE FIRST PHASE OF TAOISM: YANG CHU 110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7. THE IDEALISTIC WING OF CONFUCIANISM: MENCIUS 124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8. THE SCHOOL OF NAMES 146
名家
9. THE SECOND PHASE OF TAOISM: LAO TZU 170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10. THE THIRD PHASE OF TAOISM: CHUANG TZU 192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11. THE LATER MOHISTS 218
壹后期的墨家
12. THE YIN-YANG SCHOOL AND EARLY CHINESE COSMOGONY 238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13. THE REALISTIC WING OF CONFUCIANISM: HSÜN TZU 264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14. HAN FEI TZU AND THE LEGALIST SCHOOL 286
韩非子与法家
15. CONFUCIANIST METAPHYSICS 306
儒家的形而上学
16. WORLD POLITICS AND WORLD PHILOSOPHY 328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17. THEORIZER OF THE HAN EMPIRE: TUNG CHUNG-SHU 352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18. THE ASCENDANCY OF CONFUCIANISM AND REVIVAL OF TAOISM 374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19. NEO-TAOISM: THE RATIONALISTS 398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20. NEO-TAOISM: THE SENTIMENTALISTS 424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21.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 442
中国佛学的基础
22. H’ANISM: THE PHILOSOPHY OF SILENCE 468
禅宗:潜默的哲学
23. NEO-CONFUCIANISM: THE COSMOLOGISTS 488
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24. NEO-CONFUCIANISM: THE BEGINNING OF THE TWO SCHOOLS 516
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25. .NEO-CONFUCIANISM: THE SCHOOL OF PLATONIC IDEAS 540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26. NEO-CONFUCIANISM: THE SCHOOL OF UNIVERSAL MIND 564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27.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584
西方哲学的传入
28.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MODERN WORLD 608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英文版编者引言
EDITOR’S INTRODUCTION 630
注释
NOTES 644
BIBLIOGRAPHY 647
译后记
......(更多)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