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辞赋是最为源远流长的文学样式之一,并波及古代汉字文化圈内的周边邻国。本书着眼于辞赋发展的各种有机因素,致力于从此体的纵向历史流程与跨国影响中追究问题点。与此相应,采用系列论文的写作形式,归为源流篇、思想篇、理论篇、域外篇四个专题。为展现中国辞赋源流的广博内涵,本书除探究赋史流程中某些带有初始或转折性的创作形态、审美命题,以及赋体与诗文的互动等现象,还对赋史与思想史进程中某些交相呼应的景观、根植于中国的这一文体向邻国赋学的渗透等情形,加以新证。研究视域的开拓与多种角度的参用,是本书致力之处。
......(更多)
......(更多)
序论
壹 源流篇
“不歌而诵谓之赋”考论——关于赋体定义的一个釐清
一 一个久遭误解的命题
二 《汉志》“不歌而诵之赋”本义考
三 赋《诗》与赋体
四 传统文体论的得失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交互递转
一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
二 屈赋的独特地位
三 以汉末魏初为分界:交互递转的历史线索
四 从《哀江南赋》反观大赋体制的内在生机
从“古诗之流”说看两汉之际赋学的渐变
一 战国遗风的消歇与政教力量的介入
二 扬雄的困惑与自讟
三 班固的“法度”思想及其影响
文人集团与赋体创作
一 从梁园宾客谈起
二 政治中心对文人的吸引力
——以建安时期“俊才云蒸”为例
三 文人集团的文学影响
谢灵运《山居赋》自注与柳宗元山水游记
一 《山居赋》自注的文学价值
二 从文学外围到文学中心
贰 思想篇
孟子思想对汉赋的影响
一 孟子的“贤者而后乐此”与汉大赋的讽谏程式
二 孟子“说大人则藐之”与汉赋“寓名例”及其他
言意之辨与辞赋创作
一 由谢观《得意忘言》说起
二 “在有意无意之间”
三 “言旷无隘”与“言含余意”
“遂初”系谱的形成——孙绰《遂初赋》影响力探原
一 说“遂初”
二 刘歆与孙绰
……
参 理论篇
肆 域外篇
参考文献
后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