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古文献异文为基本材料,以文字、词语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异文的成因、来源、类型和性质,挖掘、分析异文所蕴含的语言文字信息,从汉语史的角度研究异文所体现的汉字史、词汇史现象。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凡十二章。上编主要探讨中古文献异文的含义、成因、类型和性质等本体问题,下编主要依据中古文献异文进行汉字史、词汇史研究,并探讨利用异文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上编共4章。第一章“中古文献异文的含义和表现形式”提出,作为术语的“异文”,其内涵应包括文本、文字、语言三个层面,本书主要关注、利用文字和语言层面的异文。第二章“中古文献异文的成因”从文本用字灵活多样、文本流传发生错误、撰著传布有意改动、一事(文)数载、同经异译五个方面探讨异文的成因。第三章“中古文献异文的类型和性质”提出,中古文献异文依照来源可以分为异本异文、异述异文、引用异文和异译异文;因由不同原因形成的异文,其性质也有所差异,大体可以分为校勘性异文、用字性异文和修辞性异文。第四章“中古文献异文语言学考察的回顾与展望”简要回顾了利用异文从事汉语史、汉字史研究的相关成果,并对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意见。
下编共8章。第五章“中古汉文佛经疑难俗字研究——以异文为基本材料”第一节“异文对于考释疑难俗字的价值”论述异文对于考释疑难字具有提示、佐证、检验三个方面的价值。第二节“异文、辞书合证一字异体例释”利用佛经异文与字书合证《汉语大字典》所收异体字。第三节“中古汉文佛经疑难俗字考释”利用中古佛经异文考释了一百余个佛经疑难字。第六章“中古文献异文通假研究”第一节“中古文献异文通假例释”考证异文双方的通假关系,揭举了若干以往研究未曾注意的通假新例。第二节“异文通假与中古词语研究”论述掌握异文通假有助于证发词义,阐明理据,纠正误释,掌握词的书写形式,确定词语的产生年代。第三节“异文通假与中古文献校理”论述中古文献校理中将异文的通假关系混淆为正讹关系,由此带来两方面的弊端:或以通假为讹误,改易底本文字,或以通假为讹误,误作校语。第七章“中古译经异文所反映的‘一词多形’‘一形多词’现象研究”主要依据中古译经异文讨论它所反映的“一词多形”和“一形多词”两种基本现象。第八章“基于异文比较的中古词语考释”采用异文比勘的方法,从七个方面考释了若干中古词语的含义。第九章“以异文为切入点的中古词语历史考察”以表替代义的“替”和表追赶义的“趁”两个中古词语为个案,以异文为切入点作词汇史研究,考察其多个维度的历时演变。第十章“中古文献异文考订与中古词汇史研究”论述异文考订与中古词汇史研究的关系,第一节结合已有研究讨论中古词汇史研究应注意文献异文,正确考订其是非,避免据误文立论;第二节认为考订文献异文是非应具备词汇史意识。第十一章“文本改易与语体转换——以南北本〈大般涅槃经〉为中心”认为,南本《大般涅槃经》之所以改治北本,乃是因应语体需求,改易文辞的背后潜藏着避俗、复古、就正三种语体动机。第十二章“利用异文从事汉语史研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讨论利用异文从事汉语史研究应分辨异文的性质,分辨异文的真实性和分辨异文的来源等三个问题。
......(更多)
真大成,1979年生,浙江省临安市人,2008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词汇史、中古汉语、中古文献校理、训诂学,现为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汉语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更多)
内容提要
…………………………………………………1
上 编
第一章 中古文献异文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3
第一节 “异文”名义源流
…………………………………………………3
第二节 术语“异文”的含义
…………………………………………………6
第三节 异文的表现形式
…………………………………………………9
第四节 异文项、异文组和异文群
………………………………………………11
第二章 中古文献异文的成因
………………………………………………12
第一节 文本用字灵活多样
………………………………………………12
第二节 文本流传发生错误
………………………………………………15
第三节 撰著传播有意改动
………………………………………………17
第四节 一事(文)数载
………………………………………………36
第五节 同经异译
………………………………………………46
第三章 中古文献异文的类型和性质
………………………………………………47
第一节 中古文献异文的类型
………………………………………………47
第二节 中古文献异文的性质
………………………………………………55
第四章 中古文献异文语言学考察的回顾与展望
………………………………………………60
第一节 异文能够作为汉语史研究语料的原因
………………………………………………60
第二节 中古文献异文语言学考察的简要回顾
………………………………………………61
第三节 中古文献异文语言学考察的展望
………………………………………………63
下 编
第五章 中古汉文佛经疑难俗字研究
——以异文为基本材料
………………………………………………67
第一节 异文对于考释疑难俗字的价值
………………………………………………67
第二节 异文、辞书合证一字异体例释
………………………………………………75
第三节 中古汉文佛经疑难俗字考释
………………………………………………95
第六章 中古文献异文通假研究
……………………………………………150
第一节 中古文献异文通假例释
……………………………………………151
第二节 异文通假与中古词语研究
……………………………………………171
第三节 异文通假与中古文献校理
……………………………………………190
第七章 中古译经异文所反映的“一词多形”“一形多词”现象研究
……………………………………………200
第一节 译经异文所反映的“一词多形”现象
……………………………………………201
第二节 译经异文所反映的“一形多词”现象
……………………………………………244
第八章 基于异文比较的中古词语考释
……………………………………………259
第一节 据异文订讹误以求词义
……………………………………………259
第二节 据异文别异体以求词义
……………………………………………265
第三节 据异文辨同形以求词义
……………………………………………266
第四节 据异文破通假以求词义
……………………………………………270
第五节 据异文系同源以求词义
……………………………………………272
第六节 据异文知同义以求词义
……………………………………………274
第七节 综合考察多种异文,多角度考求词义
……………………………………………284
第九章 以异文为切入点的中古词语历史考察
……………………………………………297
第一节 常用词“替”之替代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用字
……………………………………………297
第二节 中古新词“趁”历时演变及相关问题
——以晋唐间(5—10世纪)演变史为中心
……………………………………………312
第十章 中古文献异文考订与中古词汇史研究
……………………………………………341
第一节 词汇史研究应注意考订文献异文
……………………………………………341
第二节 考订文献异文应具备词汇史意识
……………………………………………349
第十一章 文本改易与语体转换
——以南北本《大般涅槃经》为中心
……………………………………………361
第一节 避俗
……………………………………………362
第二节 复古
……………………………………………366
第三节 就正
……………………………………………371
第十二章 利用异文从事汉语史研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380
第一节 分辨异文的性质
……………………………………………380
第二节 分辨异文的真实性
……………………………………………389
第三节 分辨异文的来源
……………………………………………393
主要参考文献
……………………………………………398
异文索引
……………………………………………409
后记
……………………………………………443
......(更多)
......(更多)